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兴”的“感应”——艺术式情感教育的过程与价值

发布时间:2022-01-11 21:22
  "真""善""美"是教育活动的基本尺度,但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认知偏差导致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某种情感分离。面对课本搬家的冷漠现状、趋功利化的教育本体、价值追求的主体偏离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以古为鉴,找寻古今共通的教育真理。寻源逐流,以中国传统诗学中的"兴"为突破口,感应"兴"的审美意义和教化思维,我们可以在"触""撼""起"的"兴"起性环节中总结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教育方法。 

【文章来源】: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39(12)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时空阻力:现代教育的情感问题
    (一) 课本搬家的冷漠现状
    (二) 趋功利化的教育本体
    (三) 价值追求的主体偏离
二、以情动人:教育的“情”之“感”化
    (一) 兴感思维的关键迸发
    (二) 情感教育的审美距离
    (三) 物我合一的教育关系
三、“触”“撼”“起”:情感教育三步曲
    (一) 触:意象的碰触
    (二) 撼:精神的冲击
    (三) 起:情感的迸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情感教育理论研究检视[J]. 毛豪明,周黎.  中国教育学刊. 2006(04)
[2]网络教育的情感缺失现状及其对策[J]. 刘景福,钟志贤.  中国远程教育. 2001(06)
[3]教育人文意义的失落与追寻[J]. 杜时忠.  教育研究. 1999(09)



本文编号:3583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583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c9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