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理念与政策演变
发布时间:2024-02-27 06:30
本文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政府从解决"上学难""上学贵"到"上好学校"一步一步推进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历程。研究发现,伴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理念的演变,政府均能根据当时制度环境做出合适的财政保障制度安排,且基本满足不同阶段人们对义务教育财政公平的诉求。今后要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必须要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即确立每个学生须达到最低的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弄清使每一所学校的学生达到设定的质量标准所需的资源构成,并准确估算其成本。在此基础上,建立"需求导向"的义务教育财政保障制度。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追求入学机会公平:建立高度分散、城乡有别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与多元的筹资模式
二、追求投入公平:实行以县为主、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
三、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理论基础、实现途径与财政保障制度的调整
(一) 追求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 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实现途径
1.义务教育最低质量标准及其可测量的指标
2.实现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成本估算
(三) 构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制度
本文编号:3912508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追求入学机会公平:建立高度分散、城乡有别的义务教育财政管理体制与多元的筹资模式
二、追求投入公平:实行以县为主、中央与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共同承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新机制”
三、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理论基础、实现途径与财政保障制度的调整
(一) 追求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 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实现途径
1.义务教育最低质量标准及其可测量的指标
2.实现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成本估算
(三) 构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义务教育的财政保障制度
本文编号:39125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3912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