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慕课的批判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慕课的批判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慕课在理念和技术等层面上同教育现代化的指向具有高度契合性。但正如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本身亟需深刻反思一样,"慕课热"背后亦隐藏着某些潜在的威胁,正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现代性"危机。要充分发挥慕课正向价值,就需要在科学的教育现代化思想指导下,深刻发掘慕课所隐含的负向因子,并加以克服和加强规范。反思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实践,确立高等教育现代化"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以此为理论工具,对慕课背后"遮蔽高等教育质量危机之实质"、"抑制教师自主性与创造性"、"加速教育世界‘去生活化’"、"强化教育与学术发展的依附性"及"导致市场权力挟持教育"等诸多问题进行批判性分析,进而提出慕课建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及路径,对于优化慕课功能,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高等教育现代化 慕课 人本主义 文化自觉 批判性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项目“我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的文化建构问题研究”(课题编号:EIA140399)
【分类号】:G434
【正文快照】: 当下,慕课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它实现了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同教育的深度融合,反映了现代科技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然而,慕课在促进大学理念更新、推动变革传统大学教学方式的同时,背后还隐含着一定的缺陷甚至风险。为此,本文从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出发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一中;自主办学 民主决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联明;;“9.11事件”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五个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3 阎凤桥;施晓光;;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印度高等教育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薛国凤;余咏梅;;依附论中的关怀——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5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下比较的生成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6 熊华军;丁艳;;当前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陈学飞;试论新世纪我国公派留学的指导方针及政策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8 阎光才;全球化:一种意识形态?——全球化语境下大学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刘振天;大学社会批判精神的源泉及当代境遇[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10 郭建如;;我国高校博士教育扩散、博士质量分布与质量保障:制度主义视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徐高明;社会需求视域中的大学课程变革[D];南京大学;2011年
9 刘虹;控制与自治:美国政府与大学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10 张少辉;山东高职教育发展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红;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薪酬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如智;推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黄瞳山;基于大学组织特性的现代大学教师管理制度取向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玲;比较教育世界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探析[D];河南大学;2011年
6 周荣超;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的政府职能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张弛;美国与德国大学学术职业管理制度比较[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佳;重庆高校留学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蒋轶菁;高校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彦飞;美国社区学院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与建构》评介[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李金奇;为人与为学: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反思[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3 王光芝;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J];中国成人教育;2004年05期
4 卢建红;;制度创新:广东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关键[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5 卢勃;;高等教育现代化与传统问题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年02期
6 阚阅;周岩;;泰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研究[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7 杨小峻;;新形势下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制约因素[J];西藏研究;2007年04期
8 朱益明;;确立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指标的理论依据[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3期
9 袁雯;谢仁业;朱益明;和方修仁;;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框架及其指标的展望《上海高等教育现代化指标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3期
10 赖雪砚;;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历程及展望[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芸;宋化民;;我国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几点思考[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诗渊;;试论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实现路径[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杰;;杰斐逊与美国高等教育现代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记者 董文锋;坚持“提质”与“扩量”并举 加快推进我区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N];广西日报;2013年
2 阎凤桥;公选校长:寓意深刻的制度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2年
3 珠海特区报评论员;激发珠海创新发展的催化剂[N];珠海特区报;2014年
4 记者 吕扬 见习记者 杜波;我省高考报名人数下降趋势不减[N];陕西日报;2014年
5 董奇;创新体制机制是高校改革的关键[N];天津教育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章建潮;高起点 高“智”质 高精度 高水准[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任莉莉;陕西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李洁;甘肃省高等教育现代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3 关红姣;西部高等教育现代化转型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张果;河南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4年
5 杨小峻;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现状和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刘齐;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府与政府[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秀英;“庚款留美”与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姬雯华;新大学扩展运动:英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催化剂[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本文关键词:高等教育现代化视域下慕课的批判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0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3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