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体制论文 >

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18:14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不断扩大,与此相对应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融入城市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派生性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处于中小学阶段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朋辈融入问题日益凸显。朋辈群体作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和个人成长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同样也是随迁子女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否很好的融入到朋辈群体中不仅关系到随迁子女的健康成长和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进程,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所以,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本文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提炼了朋辈融入的相关概念:朋辈、朋辈群体、朋辈融入。通过实证调研,对现阶段随迁子女朋辈融入的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包括随迁子女的学习融入情况、生活融入情况、心理融入情况、文化融入情况四个方面。通过将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朋辈融入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概括出当下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在学习、生活、心理及文化融入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问题的原因:社会外部环境复杂、学校工作落实不到位、家庭因素影响、随迁子女自身存在局限性,并相应从社会、政府、学校、家庭以及随迁子女自身五个方面提出了加强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的对策。
【关键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朋辈融入 融入问题 融入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电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27
  • 1.1 主要概念界定10-11
  • 1.1.1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0-11
  • 1.1.2 朋辈融入相关概念11
  • 1.2 选题背景及其意义11-14
  • 1.2.1 选题背景11-13
  • 1.2.2 选题意义13-14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1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20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20-21
  • 1.4 理论基础21-24
  • 1.4.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21-22
  • 1.4.2 马斯洛的需要理论22-23
  • 1.4.3 社会学习理论23
  • 1.4.4 群体社会化理论23-24
  • 1.5 研究内容与目标24
  • 1.5.1 研究内容24
  • 1.5.2 研究目标24
  •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24-27
  • 1.6.1 研究思路24-25
  • 1.6.2 研究方法25-27
  • 第2章 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的现状调研与分析27-43
  • 2.1 调查基本情况27-28
  • 2.1.1 问卷设计27
  • 2.1.2 访谈27
  • 2.1.3 调查地点和对象的选取27-28
  • 2.2 统计方法及数据说明28
  • 2.3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描述分析28-31
  • 2.4 随迁子女朋辈融入现状31-36
  • 2.4.1 随迁子女的学习融入情况31-32
  • 2.4.2 随迁子女的生活融入情况32-33
  • 2.4.3 随迁子女的心理融入情况33-35
  • 2.4.4 随迁子女的文化融入情况35-36
  • 2.5 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朋辈融入现状比较36-40
  • 2.5.1 学习融入情况比较36-37
  • 2.5.2 生活融入情况比较37-38
  • 2.5.3 心理融入情况比较38-39
  • 2.5.4 文化融入情况比较39-40
  • 2.6 随迁子女朋辈融入存在的问题40-43
  • 2.6.1 学习融入方面40
  • 2.6.2 生活融入方面40-41
  • 2.6.3 心理融入方面41
  • 2.6.4 文化融入方面41-43
  • 第3章 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问题的原因分析43-54
  • 3.1 社会外部环境复杂43-44
  • 3.1.1 社会舆论环境的影响43
  • 3.1.2 社区环境的影响43-44
  • 3.2 校方工作落实不到位44-48
  • 3.2.1 学校接纳态度的影响44-45
  • 3.2.2 教师重视程度的影响45-47
  • 3.2.3 本地学生方面的影响47-48
  • 3.3 家庭因素影响48-50
  • 3.3.1 迁移的影响48-49
  • 3.3.2 家庭经济条件和文化差异的影响49-50
  • 3.3.3 父母文化程度与教育方式的影响50
  • 3.4 随迁子女自身存在局限性50-54
  • 3.4.1 客观方面50-51
  • 3.4.2 主观方面51-54
  • 第4章 加强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的对策思考54-64
  • 4.1 社会层面54-55
  • 4.1.1 正确引导社会舆论54-55
  • 4.1.2 营造和谐社区氛围55
  • 4.2 国家层面55-57
  • 4.2.1 完善制度与加强资金倾斜55-56
  • 4.2.2 强化政策执行与监管56-57
  • 4.3 学校层面57-60
  • 4.3.1 学校落实校方职责57-58
  • 4.3.2 教师发挥引导作用58-59
  • 4.3.3 本地学生摆正心态、积极主动配合和参与59-60
  • 4.4 家庭层面60-61
  • 4.4.1 父母应该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60
  • 4.4.2 提升父母的科学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60-61
  • 4.4.3 父母必须重视家庭教育61
  • 4.5 自身层面61-64
  • 4.5.1 培养积极主动的融入意识62
  • 4.5.2 克服交往障碍、增强自信、弥补不足62
  • 4.5.3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62-64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64-66
  • 参考文献66-69
  • 附录 169-72
  • 附录 272-75
  • 附录 375-8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82-83
  • 致谢8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芳;吴伟;周捚;范李敏;;初中流动儿童的内隐群体偏爱、社会支持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J];心理学探新;2014年03期

2 孙代尧;何海根;;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J];理论学刊;2011年07期

3 张广济;;生活方式与社会融入关系的社会学解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张航;;美国解决外来人口和乡村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的作法及启示[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5 周宗奎;张春妹;Yeh H sueh;;小学儿童的尊重观念与同伴关系[J];心理学报;2006年02期

6 石明兰;;同辈群体对青少年发展的积极作用[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蔡艳;;论教师对儿童同伴关系影响的意义和策略[J];社会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8 董莉,沃建中;3-6年级小学生人际交往发展特点的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1期

9 刘文,杨丽珠,邹萍;3~9岁儿童气质类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10 张俊友;浅谈社会技能训练—— 一种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方法[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年06期


  本文关键词:中小学阶段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朋辈融入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69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e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