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
本文关键词: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儿童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反社会行为,对儿童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个体内部心理因素开始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作为人格核心的自我意识系统,尤其是自尊受到了研究者的强烈关注。为了解当前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探明二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淮南市5所幼儿园15个班的579名幼儿为研究对象,以《3~9岁儿童自尊问卷》和《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为研究工具,请这15个班的30名教师对本班幼儿的自尊与攻击性行为进行问卷评定。结果发现5岁是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为发展的转折期,幼儿自尊和攻击性行为均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5岁幼儿的自尊水平最高,其次是6岁幼儿,最低的是4岁幼儿,女童的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男童;6岁幼儿的攻击性行为水平最高,其次是4岁幼儿,最低的是5岁幼儿,男童的攻击性水平显著高于女童;幼儿总体自尊及各个维度与攻击性行为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自尊中的自我胜任感和重要感对攻击性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提升幼儿的自尊水平来预防或矫正其攻击性行为,为此家长和教师应尊重幼儿,保护幼儿自尊,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为幼儿创造活动的机会和条件,使其在活动过程中获得并提升自我胜任感;通过积极评价引导幼儿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增强其重要感。
【作者单位】: 安徽淮南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美国东北州立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自尊 攻击性行为 自我胜任感 重要感
【基金】:安徽省级“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批准号:2013zy064) 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项目“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研究”(编号:2013XJ41);淮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编号:2014xj02zd)
【分类号】:B844.1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儿童时期,攻击性行为是最具代表性的反社会行为,[1]主要表现为有意伤害他人、损坏或抢夺他人物品的行为,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如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攻击性行为对儿童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性发展都有显著的不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磊,戴云鹏,杨玉功;足球比赛中观众攻击性行为的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郭旭峰;我国足球比赛中观众攻击性行为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4年03期
3 布拉克;施晓光;;矫正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若干方法[J];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年03期
4 李昭晖;;教师如何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J];教书育人;2012年31期
5 郑晓微;;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小学);2013年05期
6 付素杰;儿子的攻击性行为[J];心理与健康;2003年02期
7 王鲜明,高英;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剖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3年07期
8 陈三星;;儿童的攻击性行为[J];父母必读;1995年05期
9 张舟宁;;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原因[J];幼儿教育;1997年09期
10 但菲!沈阳;电视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J];山东教育;200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清;王晓辰;程利国;;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魏希德;;影响攻击性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李清;王晓辰;程利国;;幼儿攻击性行为装扮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吕晓昌;;健身处方锻炼对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影响的研究[A];第4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5 刘志红;;中职校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干预[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张青;王育;;幼儿攻击性行为减少的个案研究[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7 李沛红;;关注幼儿社会性健康发展——记一个攻击性行为个案的观察与矫正[A];2013年6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8 陈庆宾;汤明;魏知超;张锋;;暴力性游戏操作方式对游戏者攻击性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章秀英;陈书黛;;母亲攻击性行为、养育方式与儿童攻击性行为相关研究[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莉;;情绪压抑导致攻击性行为的影响机制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祥;不放纵儿童的攻击性行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2 章睿齐;防止孩子的攻击性行为[N];湖北日报;2005年
3 哈尔滨师范大学幼儿园 王妍;正确对待幼儿的攻击性行为[N];今日信息报;2003年
4 陈燕琳;怎样矫正孩子攻击行为[N];大众卫生报;2004年
5 连隽;多看电视导致暴力增多[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安康职业中专 唐玉梅;中职生攻击行为的分析与矫正[N];安康日报;2007年
7 田章云;该出手时不出手[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0年
8 捷文;帮宝宝脱离“野蛮一族”[N];保健时报;2004年
9 华师大幼儿园 李碧莹;及时纠正幼儿攻击性行为[N];广东科技报;2000年
10 高丽萍;电视之优劣教化两面功[N];大众科技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社会认知特点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冯夏婷;关于3-7岁攻击性儿童的社会认知发展状况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绮文;婴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瑾瑜;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对篮球场上攻击性行为的评判[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3 贾培丽;中职生攻击性行为的宽恕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4 罗媛;父母冲突对子女攻击性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范昌杰;成都地区藏、汉高中生自尊和攻击性行为的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6 徐凡;云南省三地区中学生攻击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7 刘正芳;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矫正儿童攻击性行为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5年
8 崔杰;攻击性行为与大学生人际关系调适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旭;安徽省某农村地区留守中学生攻击性行为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10 蒋冕;青少年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分析及干预成效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幼儿自尊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及其关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99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499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