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参与——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范式的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15 14:06
本文关键词:我国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参与——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范式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基础教育 公办学校 办学体制改革 市场机制 历史制度主义
【摘要】:1985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参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历史制度主义的框架来看,有关市场参与的制度设计是在宏观制度背景、多元变量及其排序变化和行动者的办学行为与互动所构成的制度结构中生成的;由于学习效应、适应性预期及所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制度变迁中存在着明显的路径依赖现象;决策者在不同阶段对教育公益性的诉求变化导致了引发制度急剧变迁的关键节点。市场力量已经成为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中无法回避的影响者,充分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需要打破路径依赖并积极把握下一次关键节点。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公办学校 办学体制改革 市场机制 历史制度主义
【基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市属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项目“深化公立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研究”(项目编号:TJSHS201310028001) 2016年度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社科计划项目“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家长对择校治理的态度与回应研究”(项目编号:SM201610028005) 首都教育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522.71
【正文快照】: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地进行改革”,从此基础教育阶段拉开了简政放权的公办学校办学体制改革的大幕。在此后三十余年的改革中,市场力量逐渐参与其中,并以其理念、规则与具体制度安排,对公办学校办学体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重涵;汪玉珍;;制度主义理论的新进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J];教育学术月刊;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544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44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