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个体成长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0 23:11
本文关键词:人民教育家徐特立个体成长史研究
【摘要】:“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家的兴盛繁荣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家。每一个时代的教育家都深切影响着社会的发展。通过研究教育家个体发展史,不仅能够弘扬教育家精神,更在于揭示教育家的成长规律,指明教育家成长的方向,为当前教育家的成长与培养提供借鉴和经验。本研究通过对教育家徐特立个人成长历程研究,研究重点在于探析徐特立怎样发展成为教育家的问题。本文研究的影响徐特立成为教育家的因素,具体可以归纳为环境陶冶、思想基础、实践基础、个人特质几个方面。环境影响主要包括时代变革、地域文化、家庭环境和人际交往四个方面。而徐特立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其中包括他拾级而上的教育志向和大量的教育实践与理论基础。此外,徐特立个人的品质,将政治工作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学而不厌的精神品质以及不同于他人的性格特征,都是徐特立成为教育家的重要原因。通过对教育家徐特立个体发展的研究,也可以看出教育家的成长受内部因子与外部因子双重影响。因此,对于当前教育家的成长发展的启示中,本文认为能够产生影响几个方面包括坚定的教育志向,独特的教育理念,优秀的教育品格,能够应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之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的能力以及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环境等等。
【关键词】:教育家 徐特立 个体发展 成长史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22
- 一、选题缘由9-10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0-11
- 三、核心概念界定11-12
- 四、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12-19
- 五、研究方法19-20
- 六、研究的重难点、创新点20-22
- 第二章 环境陶冶:徐特立成为教育家的外在影响22-31
- 一、社会环境对徐特立的影响22-28
- (一) 时代变革的影响22-23
- (二) 湖湘文化的影响23-25
- (三) 关键人物的影响25-28
- 二、家庭环境对徐特立的影响28-31
- (一) 伯祖母29
- (二) 妻子熊立诚29-31
- 第三章 兼收并蓄:徐特立成为教育家的思想基础31-36
- 一、对古代儒学思想的批判继承31-32
- (一) 古代知行观的继承31
- (二) 古代教师观的发展31-32
- 二、马克思主义及毛泽东思想吸收应用32-34
-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32-34
- (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的吸收发展34
- 三、办学实践与出国考察的经验总结34-36
- 第四章 立足实践:徐特立成为教育家的根本前提36-40
- 一、从私塾教师到新教员(1895—1905)36-37
- 二、湖南教育的“长沙王”(1906—1927)37
- 三、苏区教育的带路人(1928—1936)37-38
- 四、陕北教育的开拓者(1937—1948)38-39
- 五、新中国教育的探索者(1949-1968)39-40
- 第五章 个人特质:徐特立成为教育家的内在动力(上)40-47
- 一、拾级而上的教育志向40-42
- (一) 从教育谋生到教育救国40-41
- (二) 无产阶级教育革命阶段41-42
- 二、政治革命与教育的统一42-44
- 三、学而不厌的精神品质44-47
- (一) 十年破产读书计划44-45
- (二) 东渡日本与赴欧、赴俄学习45-46
- (三) “二十年学习和工作计划”46-47
- 第六章 个人特质:徐特立成为教育家的内在动力(下)47-52
- 一、教育创新47-48
- 二、性格特质48-52
- (一) 特立独行,实事求是48-49
- (二) 充满激情,敢于革命49
- (三) 勤俭节约,坚强乐观49-50
- (四) 大爱无私,勇于奉献50-52
- 第七章 教育家成长影响因子分析及启示52-60
- 一、教育家成长影响因子分析52-56
- (一) 教育家成功的内部因子52-54
- (二) 教育家成功的外部因子54-56
- 二、对当前教育家成长的启示56-60
- (一) 坚定的教育志向是教育家成功的前提56-57
- (二) 独特的教育理念是教育家成功的动力57
- (三) 优秀的教育品格是教育家成功的根基57-58
- (四) 理论实践相结合是教育家成功的途径58
- (五) 顺应时代的发展是教育家成功的要求58-59
- (六) 能动的利用环境是教育家成功的保障59-60
- 参考文献60-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蒋纯焦;;从旧塾师到新教员——徐特立早年的职业转换与中国基础教育的近代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4年01期
2 李有增;;教育家的生长土壤及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3年02期
3 徐厚道;;论徐特立的“群众本位”教育观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年06期
4 叶云鹏;徐特立早期语文教育思想初探[J];浙江师大学报;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5704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70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