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中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本文关键词: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中课程知识观的重建
【摘要】:具身认知理论的学术信条在于批判传统认知理论身体与心智、心智与世界以及知识与行动相割裂的一系列"离身"特征的二元论,并重建了认知的具身性、情境性以及生成性等维度。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视域审视课程知识观重建的理路至少包括:确立课程知识观新的认识论基础,构建学科知识与个人经验互融、学科知识与生活世界共在的课程知识观。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关键词】: 具身认知理论 身心二元论 课程知识观
【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8批面上资助项目(2015M58248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SWU1509432)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具身认知理论(Embodied/EmbodimentCognition)又译涉身认知、寓身认知等,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认识论、认知科学、神经科学、计算机以及现象学等诸多学科领域探究人类认知、知识等话题的当代最新成果以及时代精神的核心体现。探讨具身认知理论对传统认知理论、认识论以及知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建华;课程知识改革的一种思路——走向课程知识多样化的路径[J];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09期
2 郭晓明;论中国课程知识供应制度的调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3 李召存;;论两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03期
4 牛红玲;;事实或实践:两种不同的课程知识观[J];科教文汇(上半月);2006年04期
5 郑先俐;;教师课程知识初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年11期
6 肖川;曹广祥;;课程知识的特征与生成过程[J];教育发展研究;2007年05期
7 常仁;;课程知识的特征[J];现代特殊教育;2007年06期
8 郑先俐;;教师课程知识的类型分析[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赵婧;;“课程知识观变革”之检视[J];教育导刊;2009年03期
10 李淑琼;刘家访;;教师课程知识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邓素文;;从提问方式看近现代课程知识价值观的变迁[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9)——外国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2 王慧笔;;网络课程知识太极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研究[A];教育技术应用与整合研究论文[C];2005年
3 王慧笔;;网络课程知识太极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研究[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易全勇;辛竹叶;;课程知识选择与社会控制——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1949-1956)课程运营为个案[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史卫东;;建议将珠心算纳入数学课改的几点看法[A];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廷凯;期待课程知识多种多样[N];中国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董小平;课程知识的认识发生过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2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3 李召存;课程知识的意义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郝明君;知识与权力[D];西南大学;2006年
6 周敏;语文课程“动姿化”知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艾兴;建构主义视野下的课程知识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龙宝新;现代课程知识观演进的流派分析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飞;权力控制下的课程知识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刘小丽;论批判教育学的课程知识选择[D];山西大学;2015年
5 邝孔秀;课程知识:一个“成人”的价值检视[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肖国刚;课程知识观之构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郑先俐;专业场景中教师课程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彩燕;关于整合课程知识观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周彦;试论语文课程知识在教材中的呈现[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10 刘佳;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与学生的主体性发展[D];湖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0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8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