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析
发布时间:2017-07-28 19:16
本文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后现代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主客体关系 建构
【摘要】: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对立造成了师生之间情感的疏离,引发了对知识和真理的崇拜,阻断了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受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的影响,我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由对立转向了融合。后现代主义提倡去中心、反对同一、反对理性对人们生活世界的侵蚀,从而否定了知识和教师的权威,个体差异性和生命价值得到重视,赋予了师生之间无限的创造性和可能性。然而,被虚无化和碎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应积极加强自身的建设,明确教师主体的有限性的同时要强化主客体的责任意识,尊重个性差异性的同时要把握整体性的原则,最后通过交往和对话实现师生之间的理解与共融,从而促进新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建构。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主客体关系 建构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他者伦理研究”(14BZX123)
【分类号】:G41
【正文快照】: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股反现代性的思潮,对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目前学术界大多从宏观角度分析后现代主义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主要集中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途径、方法等方面,理论成果也颇为丰富。但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这一对基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桑新民;试论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2 梁冲珍;;试论教与学中的主客体关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1988年03期
3 曾莉,肖兴政;师生主客体关系新论[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4 尚春燕;;知识管理视角下课堂教学师生主客体关系浅析[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潘立勇;;从科技美学角度看主客体关系[J];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肖兴政;师生主客体关系新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5年01期
7 郝恂,龙太国;试析教学主体、客体及主客体关系[J];教育研究;1997年12期
8 潘洪建,徐继存;教学过程主客体关系研究之透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9 杨玲,赵伟;师生主客体关系之再认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10 高鹏飞;;试论历史教学过程中的主客体关系[J];昆明师专学报;1993年04期
,本文编号:5856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585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