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体验型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本文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体验型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摘要】:据相关统计显示,全中国超过80%的高校都设置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已经成为继计算机专业之后我国第二大专业,并且在校人数呈逐年攀升势头。目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的现状,不足以满足高校校艺术设计专业对教学空间人性化、个性化、体验化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于空间的需求已经不再是单纯生理上的需要,安全的需要,而是渐渐上升为情感上的需要。我们追求更优质的生活品质,追求更美好的心理感受,体验型室内设计应运而生。结合当今社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设计需求,使用体验型设计方法意在探索一种新的空间设计方法,带给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为独特的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培养出我国现阶段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不但如此,还应该通过体验型空间设计方法给使用者带来一种艺术感染力,给人留下难忘的体验经历,同时如何把空间情节中的要素合理、有序的编排起来,来建立一种场所感与秩序感,来提高教学空间的品质,丰富教学体验,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的目的,就是在把空间设计与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教学媒介,教学体验相结合,提出更加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更加快速实现教育目的的空间设计方法研究,旨在把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创建成真正具有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高品质学习环境,促进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交互 体验 心理 人性化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U244.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2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8
- 1.1.1 选题的背景8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8-9
- 1.2.1 理论意义8-9
- 1.2.2 现实意义9
- 1.3 研究概念的界定9-10
- 1.4 本课题研究状况10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10-11
- 1.5.1 研究思路10-11
- 1.5.2 研究方法11
- 1.6 本章小结11-12
- 第二章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的现状与问题12-19
- 2.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的与能力12-14
- 2.1.1 培养目的12-13
- 2.1.2 培养能力13-14
- 2.2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内容与特点14-15
- 2.2.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特点14-15
- 2.2.1.1 服务性14
- 2.2.1.2 独立与综合14-15
- 2.2.1.3 科学与合理15
- 2.3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行为模式15-16
- 2.3.1 教学行为模式15
- 2.3.2 个人行为模式15-16
- 2.3.3 交往行为模式16
- 2.3.4 展示行为模式16
- 2.4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设计需求16-17
- 2.4.1 强调以学生为主16
- 2.4.2 重视个人空间私密性16-17
- 2.4.3 便于交流协作17
- 2.4.4 注重空间体验17
- 2.5 当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的不足与问题17-18
- 2.6 本章小结18-19
- 第三章 体验型空间设计理论概述19-28
- 3.1 体验型设计19-22
- 3.1.1 体验19-20
- 3.1.1.1 体验的含义19
- 3.1.1.2 体验的本质19
- 3.1.1.3 体验的过程19
- 3.1.1.4 体验的层面19-20
- 3.1.2 体验经济20-21
- 3.1.3 体验设计21-22
- 3.1.3.1 体验设计的概念21
- 3.1.3.2 体验设计对空间设计的影响21-22
- 3.2 体验型空间设计22-23
- 3.2.1 体验型空间设计的概念22
- 3.2.2 体验型设计空间设计的意义22-23
- 3.3 体验型空间设计的特征23-27
- 3.3.1 体验型空间设计的效率性23
- 3.3.2 体验型空间设计的友好性23-24
- 3.3.3.体验型空间设计的舒适性24-25
- 3.3.4 体验型空间设计的传达性25-26
- 3.3.5 体验型空间设计的情感性26-27
- 3.3.6 体验型空间设计的娱乐性27
- 3.4 本章小结27-28
- 第四章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空间体验型设计策略28-40
- 4.1 流动的空间布置28-30
- 4.1.1 以学生为本28-29
- 4.1.1.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特征分析28-29
- 4.1.2 强化空间基础功能的空间布局29-30
- 4.1.3 流动的空间布置30
- 4.2 友好的细节设计30-31
- 4.2.1 家具方便移动的友好性设计31
- 4.2.2 收纳空间归属性的友好设计31
- 4.2.3 视觉导视系统的友好性设计31
- 4.3 舒适空间的营造31-34
- 4.3.1 生理舒适31-33
- 4.3.1.1 视觉舒适度32
- 4.3.1.2 听觉舒适度32
- 4.3.1.3 嗅觉舒适度32-33
- 4.3.2 心理的舒适度33-34
- 4.4 传达性装饰的选择34-35
- 4.5 个性化情感的渲染35-38
- 4.6 增强与空间交互性38-39
- 4.7 本章小结39-40
- 第五章 结论40-42
- 5.1 所取得的主要进展40
- 5.2 研究的创新点40-41
- 5.3 未来的研究展望与设想41-42
- 参考文献42-44
- 致谢44-45
- 作品册45-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拴豹;贾会敏;张志国;邵春妹;;石家庄市域体验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小城镇建设;2009年02期
2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玲娜;;乡村体验型老年度假公寓的开发构想[A];江苏省旅游发展30年学术论坛暨江苏省旅游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昭郎;张东友;;台湾农村民宿之类型及其行销策略[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年
3 罗盛;;浅谈语文体验型课堂的创建[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青岛日报、青报网记者 梁辰;体验型“吐槽”,在为商家做嫁衣[N];青岛日报;2014年
2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 邱春林;非遗保护如何介入体验型手工艺文化产业[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本报驻东京记者 孙巍;体验型消费成日本人新宠[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王健林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大力发展体验型消费[N];华夏时报;2011年
5 中国工商银行战投部副总经理 邹新;体验型服务让商业走得更远[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6 李必兴 本报记者 芦晓娟;开阳着力打造体验型乡村旅游[N];贵州日报;2013年
7 刘燕;足不出户亦可领略世博风采[N];政府采购信息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吴涛;迈向精致体验型旅游城[N];扬州日报;2010年
9 丁黎明;体验型体育旅游项目策划的六要素[N];中国旅游报;2007年
10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 余小惠;文化元素在打造体验型机场中的作用[N];中国民航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菲;负面在线评论对消费者体验型商品购买决策的影响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付海红;不同产品类型下在线评论对销量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年
3 顾爱峰;基于TAE体验型设计公司的商业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4 孔华娟;生活体验型商业综合体外部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5 王虹;体验型商品在线评论有用性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赵淑睿;体验型养老地产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7 许瑶;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体验型教学空间设计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6年
8 代陆群;在线评论对搜索型产品和体验型产品销量影响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9 石旭;体验型产品评论有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张磊;商品类型对在线评论极性影响力的调节作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17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81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