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业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医学专业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摘要】:①目的探讨医学专业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②方法采用公正信念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与自编讨论题对华北理工大学265名医学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③结果年级及家庭教养方式在公正世界信念总分及三个因子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独生子女与公正世界信念的内在公正因子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8,P0.05)。年级和家庭教养方式在亲社会行为总分与情绪性、依从、利他、匿名性、公开性及紧急性六个维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独生子女在亲社会行为的利他性和紧急性两个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3.014,P0.05)。医学专业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总分与亲社会行为总分有显著正相关(r=0.301,P0.05)。④结论医学专业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越高,其亲社会行为越高。
【作者单位】: 华北理工大学心理学院;
【关键词】: 医学专业大学生 公正世界信念 亲社会行为
【分类号】:G444;R-4
【正文快照】: 公正世界信念[1]是由美国心理学家Lern-er在1965年首次提出,指个体有一种需要:相信他们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所得其所应得,所得即应得。公正世界信念反映了人们对世界、对社会的看法,它能够影响个体的态度和行为。它帮助人们建立对世界的控制感,使个体愿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耀国;秦贝贝;夏丹;韩啸;;青少年世故性移情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年01期
2 耿耀国;韩啸;叶青青;吴敏;郑强;;性别、人性态度与青少年移情、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1期
3 黎志华;尹霞云;蔡太生;苏林雁;;父亲参与教养程度、父子依恋关系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4 白利刚;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心理学动态;1997年01期
5 陈井芳;黄金银;王小丽;;浙江省高职院校新生紧急救护情境下的亲社会行为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4年09期
6 李秀丽;;当前中国亲社会行为研究中关注的主要问题[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4期
7 陈斌斌;李丹;;班级生态系统对儿童亲社会行为影响的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8年05期
8 王红瑞;;中职生亲社会行为与社会支持网络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年06期
9 王美芳,庞维国;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式[J];心理学动态;1997年04期
10 李爱梅;彭元;李斌;凌文辁;;金钱概念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决策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峗;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寇_g;;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宏利;张雷;;严厉型父母教养与同伴接受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赵璇;周治金;;移情和道德感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孙卉;家庭因素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陈军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N];汕尾日报;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进入慈善榜做秀又何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李荔;李纾:弱者更合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刘国芳 中央财经大学 辛自强;经济人信念破坏信任[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宋平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共情的界定及其测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晓贤;儿童内疚情绪与初级情绪的发展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继波;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彤;虚拟社区中研究生亲社会行为的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金梅;不同虚拟内疚类型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选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程,
本文编号:9079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907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