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网络成瘾大学生无聊感与冲动性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19:22

  本文关键词:网络成瘾大学生无聊感与冲动性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成瘾大学生 无聊感倾向性 冲动性 FRN P300


【摘要】: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围绕网络成瘾、无聊感倾向与冲动性的关系,进行了三个研究:(1)编制《大学生无聊感倾向问卷》,为进一步探讨网络成瘾大学生无聊感的关系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2)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量表》、自编《大学生无聊感倾向问卷》以及《BIS-11冲动性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施测,考察网瘾、无聊感倾向、冲动性三者的相关以及网络成瘾大学生无聊感与冲动性的特征。(3)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网络成瘾者冲动性的特征。本实验用《网络成瘾量表》筛选出网络游戏成瘾者与控制组各16人,设计简单赌博范式任务,观察被试在输钱和赢钱的条件下脑电的变化,进而考察两类被试的冲动性特征及对奖励惩罚的敏感性。通过三个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自编大学生无聊感倾向问卷含消极情绪、人格孤僻、自控力及社会支持四个维度。问卷的信效度分析表明本问卷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作为研究大学生无聊感倾向的测验工具。(2)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无聊感与冲动性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年级等人口学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大学生在无聊感与冲动性上的总分及各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非成瘾大学生,且存在及其显著差异。(3)就大学生总体而言,大学生网络成瘾、无聊感、冲动性在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无聊感中的消极情绪维度在无聊感与网络成瘾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4)从简单赌博任务行为数据上看,网络游戏成瘾对惩罚的敏感性低于非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在风险选择倾向上显著大于非网络游戏成瘾大学生;从脑电数据上看,网络成瘾组诱发的FRN波幅显著小于非成瘾组,诱发的P300波幅显著大于非成瘾组,表明了网络游戏成瘾组相对非游戏成瘾组具有更高的冲动性,对惩罚刺激敏感性低,对奖励刺激的敏感性高。
【学位授予单位】:闽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有智;罗静;;高低拖延者的冲动性特征与延迟折扣差异研究[J];心理科学;2009年02期

2 梅松丽;张明;张秀玲;姜英杰;;基于延迟折扣任务的网络成瘾者冲动性研究[J];心理科学;2010年03期

3 李献云;费立鹏;徐东;张亚利;杨少杰;童永胜;王志青;牛雅娟;;Barratt冲动性量表中文修订版在社区和大学人群中应用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年08期

4 徐四华;;网络成瘾者的行为冲动性——来自爱荷华赌博任务的证据[J];心理学报;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1215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1215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c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