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不同情境中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取向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23 03:20

  本文关键词:不同情境中大学生的成就目标取向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成就目标 外显自尊 内隐自尊 内隐联想测验 自我设限


【摘要】:自我设限是在自尊受到威胁的情形下,保护或提升个体自尊的一种策略,故自尊和自我设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随着间接测量技术的应用,人们对自尊的理解和研究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即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方面来理解和考察自尊。 成就目标是个体对某一成就任务的目的或原因的知觉,以及个体对目标达成的评价。成就目标有四个维度: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 自我设限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本研究探讨的是,在不同情境中,成就目标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影响。本研究涉及了五种情境类型即成功情境、中性情境、失败情境、社会评价情境和自我评价情境;对成就目标的操纵采用了最新的四分法即掌握接近取向、掌握回避取向、成绩接近取向和成绩回避取向;对于自尊是从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两方面来考察。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了自陈量表法、内隐联想测验和情境测验等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不同目标取向者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水平如何应视情境而定。但在成功和自我评价情境中,掌握目标取向的外显自尊显著高于成绩目标取向的。 (2)高低外显自尊的个体都会使用自我设限,但低外显自尊比高外显自尊、低内隐自尊比高内隐自尊更易自我设限。 (3)在不同情境下,成就目标和自尊对自我设限的预测作用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情境性。普遍性是指在不同情境下,成绩回避目标不但对自我设限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而且较其它预测变量而言,成绩回避目标对自我设限的预测力比其它预测变量对自我设限的预测力更强。情境性是指成绩回避目标和其它预测变量(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成绩接近目标、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组合在不同的情境中对自我设限的预测作用不同。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颜培玲;刘鹏;;国内学业自我妨碍研究综述[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莲;洪凤;姚本先;;自我妨碍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翟一飞;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相关心理因素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郑玉;归因诱导对不同焦虑水平中学生的自尊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黄滢珊;高中生自恋人格、成就动机与自我设限的关系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罗艳;高校毕业生择业效能感现状及其与目标取向、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江军;中学生学业特质自我设限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圣玉;成就目标定向、情境类型对中学生内隐和外显自尊影响的研究[D];广州大学;2007年

6 杨丽;大学生自我妨碍及其与大五人格、情绪智力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彭琰丽;硕士研究生学业自我设限的现状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吴俊;农村中学生的自尊、学业自尊与自我妨碍、习得性无力感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9 曹莉萍;大学生学业作弊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宋相梅;初中生成就动机、教师领导方式与学业自我妨碍的相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17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1217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c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