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心理预防

发布时间:2020-06-27 09:52
【摘要】: 近年来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案件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选择对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阶段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五部分论述自己的观点。 第一章为基本的概念界定,针对近年来国内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率日渐增高、自杀、杀人等极端行为日渐上升的趋势,探讨了我国大学生极端行为、极端心理、极端行为心理预防的含义以及大学生极端行为心理分析和心理预防的研究意义。第二章为实证研究,根据对970名大学生发放的人格健康问卷、自杀态度、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以及对2006年有关媒体报道的我国大学生自杀、杀人等案例和2002年到2006年我国中部某省有关在校大学生极端行为的调查,进一步分析了极端行为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为有效的分析产生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心理发展过程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第三章从理论上分析了极端心理的形成。从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社会变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管理以及恋爱、学习、就业等矛盾入手,探讨了大学生极端心理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自我同一性危机、消极情绪的唤起、压力应对的不当、结果价值的失范理论来分析大学生极端行为产生的心理机制。并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全方位地剖析了大学生极端攻击心理的形成过程:运用“应激—易感模型”理论剖析了大学生自杀心理的演变过程。 第四章阐述了大学生极端行为心理预防的理论和现实基础以及心理预防原则。第五章提出了预防大学生极端行为的心理预防途径,如改革高校教育内容,增设生命教育课程;加大心理健康宣传力度,构建网上咨询平台;建立以学生和学生社团为主体的预警网络、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督导互助网络、专业人员和专业机构为主体的干预救助网络、家庭和社会为主体的修复转化网络为支体的预防工作系;本文尤其对生活在特殊家庭、个性偏执、遭遇重大变故的特殊学生群体提出了具体的教育防控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44.2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黎志键;班兰美;贺敏超;;高职生心理危机干预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西教育;2013年15期

2 李洪波;王俊红;金宏章;;大学生心理危机自评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3 李从东;;论贫困大学生心理疏导[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6期

4 王艳红;;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的前期预防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3年07期

5 柏泉轩;;极端事件的心理动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臧晓燕;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2 丁俊;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1年

3 高伟霞;学校教育阶段非连续性教育探讨[D];西南大学;2008年

4 李江霖;依恋内部工作模型对青年大学生心理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李祖娴;青少年生活压力事件、人格特质和攻击行为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0年

6 刘邦捷;大学生网瘾现象动态跟踪反馈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11年

7 周研茹;中学生校园暴力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8 李荔;大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预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单珊;“场域—惯习”视角下的大学生极端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10 裴文翠;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31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2731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