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及其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我同一性是埃里克森自我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本质上,自我同一性是指人格发展的连续性、成熟性和统合感。自从自我同一性的概念提出以来,一直为西方心理学界所关注,特别是对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我国在自我同一性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目前国内外现有的关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理论层面,尚未涉及到具体干预方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无法起到具体指导的作用。本文旨在考察当前形式下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特点,探讨其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并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运用精神分析疗法,对自我同一性存在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干预,检验其有效性,从而为帮助大学生完善其自我同一性状况,,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和实证依据。 本文包括两个研究: 研究一采用修订的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和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对37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考察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特点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和自我同一性状态之间的关系。 研究二根据研究一的研究结果,运用精神分析疗法,对自我同一性存在问题的大学生——两名分别处于同一性扩散、延缓状态的大学生A、B进行干预研究,以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SCL-90、MMPI为检测指标,经过为期六个月分别共计56次、61次的治疗以后,对测量结果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两名被试的前后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干预有效;干预结束后一个半月时再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显示干预效果基本稳定。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的分布上,不论是从不同年级来看还是从整体来看,处于延缓状态的人数最多,最高达55.1%,其次是扩散状态,处于早闭和获得状态的人数较少。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在年级差异方面,除大一学生处于同一性获得状态的比例较低外,四个年级大学生同一性状态的发展趋势基本是一致的;仅在同一性早闭维度上发现显著的独生/非独生差异。 (2)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学生同一性扩散、同一性延缓、同一性获得上有显著影响。 父母教养权威性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独生/非独生差异并不明显。父母教养权威性与意识扩散、人际扩散、人际早闭、人际延缓、总体扩散、总体早闭呈显著负相关。 (3)精神分析疗法对改善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有一定的积极效果。 精神分析疗法对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
【关键词】:自我同一性 父母教养方式 精神分析疗法 大学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5.5;G448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一、引言12-13
- 二、文献综述13-38
- 1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13-17
- 1.1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理论13-15
- 1.1.1 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理论13-14
- 1.1.2 Marcia 的自我同一性理论14-15
- 1.1.3 国内学者对自我同一性概念的界定15
- 1.2 自我同一性的研究现状15-17
- 1.2.1 自我同一性的测量15-16
- 1.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特点16-17
- 1.2.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趋势16-17
- 1.2.2.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性别差异17
- 2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发展17-19
- 2.1 父母教养方式17-19
-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关系19
- 3 精神分析疗法19-35
- 3.1 精神分析与弗洛伊德19-20
- 3.2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20-30
- 3.2.1 关于无意识与压抑的理论20-22
- 3.2.2 人格构成学说22-26
- 3.2.2.1 三部人格结构22-24
- 3.2.2.2 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24-26
- 3.2.3 人格的发展26-29
- 3.2.4 心理异常的实质29-30
- 3.3 精神分析疗法的理论与技术30-32
- 3.3.1 精神分析治疗的原理30
- 3.3.2 精神分析治疗的过程30-31
- 3.3.3 精神分析治疗的技术方法31-32
- 3.4 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发展32-35
- 3.4.1 新精神分析学派32-34
- 3.4.2 当代精神分析治疗技术34-35
- 4 问题提出35-38
- 4.1 现有研究的不足35-36
- 4.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36
- 4.3 研究目的及意义36-37
- 4.3.1 研究目的36
- 4.3.2 研究意义36-37
- 4.4 研究假设37
- 4.5 技术路线37-38
- 三、研究一: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38-51
- 1 研究方法38-39
- 1.1 研究对象38
- 1.2 测量工具38-39
- 1.2.1 自我同一性状态问卷38-39
- 1.2.2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39
- 1.3 数据整理与统计分析39
- 2 研究结果39-47
- 2.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39-44
- 2.1.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分布特点40-42
- 2.1.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性别差异42-43
- 2.1.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年级差异43-44
- 2.1.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独生/非独生差异44
- 2.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关系44-47
- 2.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45-46
- 2.2.2 父母教养权威性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46-47
- 3 分析与讨论47-51
- 3.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的基本特点47-49
- 3.1.1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分布特点47-48
- 3.1.2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性别差异48
- 3.1.3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年级差异48-49
- 3.1.4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发展的独生/非独生差异49
- 3.2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关系49
- 3.2.1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49
- 3.2.2 父母教养权威性与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关系49
- 3.3 对本研究的反思49-51
- 3.3.1 研究内容49-50
- 3.3.2 研究方法50-51
- 四、研究二:自我同一性存在问题大学生的干预研究51-87
- 1 研究方法51-74
- 1.1 研究对象51
- 1.2 工具51-52
- 1.2.1 精神分析疗法工具51
- 1.2.2 测量工具51-52
- 1.3 实验程序52-53
- 1.3.1 实验的时间和地点52
- 1.3.2 实验的内容和过程52
- 1.3.3 实验实施过程52-53
- 1.4 个案治疗报告53-74
- 1.4.1 被试 A 的个案报告53-65
- 1.4.2 被试 B 的个案报告65-74
- 2 研究结果74-85
- 2.1 干预开始前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的测量结果74-77
- 2.1.1 干预开始前被试 A 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的测量结果74-76
- 2.1.2 干预开始前被试 B 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测量结果76-77
- 2.2 干预结束时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的测量结果77-81
- 2.2.1 干预结束时被试 A 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的测量结果77-79
- 2.2.2 干预结束时被试 B 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测量结果79-81
- 2.3 干预结束一个半月后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的测量结果81-84
- 2.3.1 干预结束一个半月后被试 A 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的测量结果81-82
- 2.3.2 干预结束一个半月后被试 B 自我同一性问卷、SCL-90、MMPI 测量结果82-84
- 2.4 对干预效果的其他评估结果84-85
- 2.4.1 被试的自我评估结果84
- 2.4.2 治疗师的评估结果84-85
- 3 分析与讨论85-87
- 五、结论87-88
- 参考文献88-91
- 附录91-108
- 后记10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睿;傅丽萍;;论大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基于“合法延缓期”的思考[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边俊士;井西学;庄娜;;症状自评量表(SCL-90)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应用的争议[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2期
3 李晓驷;精神分析疗法在我国进入临床实际应用阶段即将到来[J];上海精神医学;2000年03期
4 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王树青,朱新筱,张粤萍;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赵汗青;;家庭教养方式研究的发展进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树青;张文新;张玲玲;;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态与同一性风格、亲子沟通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1期
8 王树青;陈会昌;石猛;;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状态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权威性、同一性风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年02期
9 张日f;同一性与青年期同一性地位的研究——同一性地位的构成及其自我测定[J];心理科学;2000年04期
10 郭金山;西方心理学自我同一性概念的解析[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树青;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状况及其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52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