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心理论文 >

微博公共情绪传播及其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2 14:49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迅速调整、利益格局快速变化、社会体制不断面临新情况等都使得民众诉求较既往强烈。容易被掌握、匿名审查少、传播扩散快的微博被网民当成表达诉求、参与舆情事件的重要工具。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微博舆情的产生与发展,很大程度上遵循的并非理性逻辑,而是情感的逻辑。舆情事件发生后,用户情绪化的表达,使得情绪得以持续和强化,形成具有群体性压力的公共情绪,并在传播中推动用户的认知向某个焦点集中,触发群体非理性行为。加之媒体的追问、用户的围观、网络推手的炒作等极易使得单独的事件演变为相关部门的信任危机。由此,微博公共情绪传播及其管理成为舆情研究的重要议题。论文以情绪心理学为视角借鉴美国社会学家斯梅尔塞的“价值累加理论”,对这一议题进行研究。着重研究微博公共情绪传播的内外动因、主体及网络、社会效应、如何管理的内容。微博公共情绪传播动因方面,将微博公共情绪传播视为集群行为,借鉴“价值累加理论”解释行为的动因。由于我国微博集群行为更具“情感”范式,情感除了是社会结构的非理性分泌物外,还是建构集群行为的理性选择,故而诠释也糅合群体情绪的因素。研究发现社会转型带来的结构性压力...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微博公共情绪传播及其管理研究


微博情绪的研究主题

发际,名人,意见领袖


第3章微博公共情绪传播的主体52常与意见领袖毫不相干。①比如2018年8月30日网友@杭州租房小吴,在其微博中爆料理发做造型(含修改发际线及修眉毛等)费用清单接近4万,文字“今天发生了什么”下方配着懵懂、喜感的眉毛表情,迅速引起网友的留意被称为“眉毛哥”、“发际线哥”,基于他眉毛、发际线创作的各类表情包在网络中迅速传播开来,微博粉丝由之前的200余人迅速涨至近40万。(见图3.1)此外,娱乐明星也是微博名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粉丝量大,然而博文更多的是晒幸福、晒娃、晒工作等软性内容,着重强调维护粉丝关系,参与公共事件的热情并不强烈。此类群体微博热度虽高但社会影响力较弱,常不被视为能够引导公共讨论的意见领袖。②图3.1网络名人“发际线哥”③3.2.4.3微博意见领袖类型微博意见领袖比普通用户拥有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文化资本,在舆论场域有着愈加凸出的权力。他们在微博平台中扮演着传播信息与观念的角色,作为传①涂凌波.草根、公知与网红:中国网络意见领袖二十年变迁阐释[J].当代传播,2016(05):84-88.②曹洵,张志安.基于媒介权力结构的微博意见领袖影响力研究[J].新闻界,2016(09):43-49.③杭州租房小吴的微博[EB/OL].https://weibo.com/u/5370669985?profile_ftype=1&is_all=1&is_search=1&key_word=%E4%BB%8A%E5%A4%A9%E5%8F%91%E7%94%9F%E4%BA%86%E4%BB%80%E4%B9%88#_0.

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居民,相对剥夺感


第4章微博公共情绪传播的动力因素60少,极易产生阶层之间的对立感和底层社会的相对剥夺感。①图4.12003-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基尼系数②相对剥夺感(relativedeprivation)是指对合理期待与客观现实之间落差的意识感觉。该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弗(Stoffer)在其所著的《美国士兵》一书中提出。③斯托弗发现被剥夺并不一定会引发人们的不满,只有被剥夺者在比较中感受到主观上的落差,不满意感才会产生。这就意味着剥夺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它个体、群体甚至自己的过去都可以作为变量进行比较。④作为现实与期待的负面差距,相对剥夺感是社会不满和动荡的重要源泉。⑤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价值能力和民众的价值期望都在提高,当社会变迁使得个人期望与社会价值能力存有较大落差时,就会产生相对剥夺感。⑥当社会个体长期感到“被剥夺”,就会滋生愤怒、不满等消极情绪,产生纠正或补偿自己境遇的情绪冲动。我国现代转型已有40余年,民众的住房、教育、医疗等水平有着显著提升。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众对发展的预期提高,对分享改革成果的要求也愈加强烈。改革开放之初,贫富差距扩大是建立在各阶层利益普遍提高的基础①常倩.社会转型与当前社会心态失衡现象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59-162.②住户调查样本轮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EB/OL]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yblh/zysj/201710/t20171010_1540710.html③王东.论“相对剥夺感”及其对公职人员的影响[J].学术探索,2018(09):68-75.④熊猛,叶一舵.相对剥夺感:概念、测量、影响因素及作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6,24(03):438-453.⑤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114.⑥赵鼎新.社会与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意见领袖”视角下的新时代高校育人方式创新研究[J]. 叶进,张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互动仪式链视角下网络表情包的情感动员——以“帝吧出征FB”为例[J]. 谷学强.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8(05)
[3]从“个性狂欢”到“理性回归”:共同体视阈下网络集群行为的受众心理[J]. 陈维超,刘兰.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03)
[4]邻避冲突何以协商治理——以广东茂名PX事件为例[J]. 张紧跟,叶旭.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5]论“相对剥夺感”及其对公职人员的影响[J]. 王东.  学术探索. 2018(09)
[6]风险传播中公众社会情绪的平衡[J]. 王威.  当代传播. 2018(05)
[7]如何促进政务微博公众参与:基于政府信息公开的视角[J]. 王立华.  电子政务. 2018(08)
[8]草根意见领袖的话语实践与身份建构研究[J]. 曾娅洁.  传媒. 2018(13)
[9]不同类型网络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及发生机制[J]. 余树英.  中国青年研究. 2018(07)
[10]新品推广在线话题的社会网络传播特征分析[J]. 余伟萍,张园,李大林,祖旭.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博士论文
[1]社交媒体中情感传播关键问题研究[D]. 王琦瑶.北京邮电大学 2016
[2]社交网络影响力传播的分析与挖掘研究[D]. 郭静.北京邮电大学 2014
[3]微博舆论中公众情绪表达研究[D]. 焦德武.武汉大学 2014
[4]互联网时代传播赋权研究[D]. 邓倩.武汉大学 2014
[5]微博客社会情绪的测量及其与社会风险感知和风险决策的关系[D]. 董颖红.南开大学 2014
[6]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群体情绪传播机制与影响因素研究[D]. 王雷.首都师范大学 2013
[7]热点事件中网络媒介权力运行机制及管理策略[D]. 赵红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当前社会舆情场域态势下网络集群效应研究[D]. 陈慧东.西北大学 2018
[2]“微时代”的我国政府形象传播研究[D]. 徐茂恩.郑州大学 2018
[3]新媒体环境中公众情绪传播机制研究[D]. 齐曼丹.郑州大学 2018
[4]民众群体性事件参与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 刘松.西南交通大学 2018
[5]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体的情感动员研究[D]. 钟丽娟.华中师范大学 2018
[6]网络公共事件中的情感动员与意见表达[D]. 徐世亚.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8
[7]微内容传播中的社会情绪表达[D]. 韩娜.云南师范大学 2017
[8]新媒体环境下反向社会情绪的形成与疏导研究[D]. 原茵.郑州大学 2016
[9]群体效能感与群体认同对群体决策中情感预测偏差的影响[D]. 秦鹏飞.鲁东大学 2016
[10]“新闻反转报道”中的媒体微博框架研究[D]. 孟祥.华中科技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606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2606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c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