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为模式的博物馆空间导向性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5 20:15
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空间已由原来的单纯以展示展品为主转向以人的参观体验为主,参观者由原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接受参观信息,博物馆空间作为一个集传播、社会、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文化类建筑,满足机能的要求外,其文化特性及艺术美感的表现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彰显文化特性与教育意义是当代博物馆空间设计的关键。本文以城市综合性博物馆室内空间为研究对象,试图运用导向型设计思维的原理解决博物馆设计上的基本问题。首先明确博物馆功能、文化特性与社会职能的基本概念,运用环境心理学、建筑心理学、行为建筑学原理,通过对比分析法,对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参观者在空间中的行为模式与行为轨迹进行调研分析,对博物馆主要公共空间和展示空间的空间特性进行分析,分析在历史演变中空间文化要素的构成,从参观者对室内空间光照、色彩、材质等环境要素的感觉与知觉体验入手,进而对丰富博物馆文化内涵的导向性因素进行归纳总结,最终得出符合当代博物馆的空间导向的设计方法与策略。对博物馆空间导向性的研究不仅为人们的参观流线带来引导,同时增强博物馆室内空间可读性,丰富特定空间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从而提高人们的参观兴趣和参观体验。通过“茶...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空间中的视觉导向系统来源:百度图片
于文字更为直观易懂,信息接受也更快。向系统是基于人们的听觉感官,通过声音的吸引在三还具有渲染和丰富空间氛围的作用,同时,将听觉导向进行结合,其导向效果会更好。着博物馆的发展,在面相大众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的间中的视觉导向系统 来源:百度图片
的涵,要为博物馆提供适应当下社会的多样化发展的可提高,博物馆在功能上满足公众受教育需求的同时,博物馆空间文化内涵的表现,需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足人们情感需求的同时营造博物馆特殊的文化气质。独特的空间主题表达,主题营造应从建筑设计——室环节贯穿始终,然而目前有些博物存在建筑空间与室考对,不展图 1.3 首都博物馆老馆室内 来源:百度图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建筑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一)[J]. 何乐君. 建筑与文化. 2014(10)
[2]“中而新,苏而新”——苏州博物馆[J]. 贝聿铭.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3(04)
[3]大中见小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察纪实[J]. 马荣军,郑可佳. 时代建筑. 2012(02)
[4]文化的逻辑——首都博物馆新馆设计[J]. 崔海东. 建筑创作. 2003(09)
[5]环境—行为关系研究中的行为调查方法[J]. 石谦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07)
博士论文
[1]基于符号编译和知识学习的博物馆观众行为研究[D]. 蔡祥军.南京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86016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空间中的视觉导向系统来源:百度图片
于文字更为直观易懂,信息接受也更快。向系统是基于人们的听觉感官,通过声音的吸引在三还具有渲染和丰富空间氛围的作用,同时,将听觉导向进行结合,其导向效果会更好。着博物馆的发展,在面相大众的同时更加注重人性化的间中的视觉导向系统 来源:百度图片
的涵,要为博物馆提供适应当下社会的多样化发展的可提高,博物馆在功能上满足公众受教育需求的同时,博物馆空间文化内涵的表现,需要在设计之初就考虑足人们情感需求的同时营造博物馆特殊的文化气质。独特的空间主题表达,主题营造应从建筑设计——室环节贯穿始终,然而目前有些博物存在建筑空间与室考对,不展图 1.3 首都博物馆老馆室内 来源:百度图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当代中国优秀文化建筑典范——中国国家博物馆(一)[J]. 何乐君. 建筑与文化. 2014(10)
[2]“中而新,苏而新”——苏州博物馆[J]. 贝聿铭.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3(04)
[3]大中见小 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察纪实[J]. 马荣军,郑可佳. 时代建筑. 2012(02)
[4]文化的逻辑——首都博物馆新馆设计[J]. 崔海东. 建筑创作. 2003(09)
[5]环境—行为关系研究中的行为调查方法[J]. 石谦飞.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3(07)
博士论文
[1]基于符号编译和知识学习的博物馆观众行为研究[D]. 蔡祥军.南京理工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86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38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