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15 06:01
新高考的改革,将学科选择的组合,由以前的文理分科模式转变为现在的“3+1+2”模式。新型选课模式,加重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成为研究重点。为了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好渗透进高中生物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是相关现状研究。通过整理文献发现,目前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上,主要存在部分学校重视度不够、部分任课教师过于注重学生文化课成绩,实施方法有待优化等不足。笔者基于不足,提出了学科老师搜集新高考相关资料、学校成立新高考备课组、学校组织相关讲座及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的建议。其次是策略研究。探讨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生物教学中的原则及途径,同时,讲述了适合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方法。另外,也列举了部分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章节内容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简单阐述了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再次是实践研究。主要是在融入原则基础上,在本文中展示设计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教学案例,并主要采用讲授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实施。再通过心理健康问卷、月考成绩变化检测实施效果...
【文章来源】: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对照班级(高一23班)和实验班级(高一24班)不同测量时期MHT总平均分(分)
45120份。高一年级23班(对照班级)有8份问卷数据无效,高一年级24班(实验班级)有9份问卷数据无效。比较分析学生前后测时期的生物月考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具体情况如下所示。一、问卷调查结果图示及分析图5.1对照班级(高一23班)和实验班级(高一24班)不同测量时期MHT总平均分(分)图5.2对照班级(高一23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图5.3实验班级(高一24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
45120份。高一年级23班(对照班级)有8份问卷数据无效,高一年级24班(实验班级)有9份问卷数据无效。比较分析学生前后测时期的生物月考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具体情况如下所示。一、问卷调查结果图示及分析图5.1对照班级(高一23班)和实验班级(高一24班)不同测量时期MHT总平均分(分)图5.2对照班级(高一23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图5.3实验班级(高一24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
本文编号:3437555
【文章来源】: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对照班级(高一23班)和实验班级(高一24班)不同测量时期MHT总平均分(分)
45120份。高一年级23班(对照班级)有8份问卷数据无效,高一年级24班(实验班级)有9份问卷数据无效。比较分析学生前后测时期的生物月考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具体情况如下所示。一、问卷调查结果图示及分析图5.1对照班级(高一23班)和实验班级(高一24班)不同测量时期MHT总平均分(分)图5.2对照班级(高一23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图5.3实验班级(高一24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
45120份。高一年级23班(对照班级)有8份问卷数据无效,高一年级24班(实验班级)有9份问卷数据无效。比较分析学生前后测时期的生物月考成绩和心理健康状况变化,具体情况如下所示。一、问卷调查结果图示及分析图5.1对照班级(高一23班)和实验班级(高一24班)不同测量时期MHT总平均分(分)图5.2对照班级(高一23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图5.3实验班级(高一24班)在不同测量时期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统计(人数)
本文编号:3437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43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