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文化中心理卫生思想初探
发布时间:2024-03-23 07:58
本文尝试探寻儒道文化中影响国人心理卫生健康与发展的因素,以期为国人心理卫生健康与治疗体系的建立作出贡献。本文主要论述以下内容:第一,对选题目的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说明和总结。第二,儒道文化精髓概括。儒道文化核心理念交互相融又相互弥补。儒家的和谐观、内省观、人本观、修养观、仁爱观;道家文化中的处世观、自然观、和谐观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凝结。这些传统养生思想既在实用层面上提供了保障心理健康的方法,同时也是儒道文化心理学的延伸,体现出浓厚的中国儒道文化积淀。第三,现代心理卫生思想精髓概括。系统总结了心理卫生的发展和定义、心理健康的标准和方法。为全文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四,儒道文化中心理卫生思想的总结。对儒道文化中如何塑造健康人格,良好人际关系,预防心理疾病,控制自己情绪,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核心思想进行梳理和总结。中国儒道文化尤其是传统医学文化和养生之道,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卫生思想,它是创立中国当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根基。最后,儒道文化中心理卫生思想的影响与启示。总结了儒道文化对心理卫生思想重要影响。儒道文化“达观、超然”的人生信条,“以和为贵”的处世态度,“安时处顺”“宠辱不惊”的精...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
1.3 选题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情况
1.4.2 国内研究情况
2 中国儒道文化精髓概括
2.1 中国儒家文化精髓
2.1.1 “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2.1.2 “贵人贱物”的人本观
2.1.3 “反思自省”的自省观
2.1.4 “克己复礼”的修养观
2.1.5 “仁者爱人”的仁爱观
2.2 中国道家文化精髓
2.2.1 “上善若水”的处世观
2.2.2 “复归于朴”的自然观
2.2.3 “自然无为”的和谐观
3 现代心理卫生思想精髓概括
3.1 心理卫生的发展和定义
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3.3 心理卫生的方法
4 中国儒道文化中心理卫生思想总结
4.1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4.1.1 秉承立志有恒的信念
4.1.2 日常内省完善自己
4.2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2.1 遵循“孝悌忠信”的道德标准
4.2.2 遵循“乐群贵和”的处世之道
4.3 如何健全心理卫生预防疾病
4.3.1 保持平和淡泊的心态
4.3.2 对心理疾病的预防
4.4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4.1 培养对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
4.4.2 认可并接受生命发展的规律
4.5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5 中国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5.1 中西心理卫生思想需要相互交融
5.2 传统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与当今时代精神相结合
5.3 传统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对当代心理卫生工作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935619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
1.3 选题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情况
1.4.2 国内研究情况
2 中国儒道文化精髓概括
2.1 中国儒家文化精髓
2.1.1 “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2.1.2 “贵人贱物”的人本观
2.1.3 “反思自省”的自省观
2.1.4 “克己复礼”的修养观
2.1.5 “仁者爱人”的仁爱观
2.2 中国道家文化精髓
2.2.1 “上善若水”的处世观
2.2.2 “复归于朴”的自然观
2.2.3 “自然无为”的和谐观
3 现代心理卫生思想精髓概括
3.1 心理卫生的发展和定义
3.2 心理健康的标准
3.3 心理卫生的方法
4 中国儒道文化中心理卫生思想总结
4.1 如何塑造健康的人格
4.1.1 秉承立志有恒的信念
4.1.2 日常内省完善自己
4.2 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2.1 遵循“孝悌忠信”的道德标准
4.2.2 遵循“乐群贵和”的处世之道
4.3 如何健全心理卫生预防疾病
4.3.1 保持平和淡泊的心态
4.3.2 对心理疾病的预防
4.4 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4.4.1 培养对物质生活的正确态度
4.4.2 认可并接受生命发展的规律
4.5 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
5 中国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的影响与启示
5.1 中西心理卫生思想需要相互交融
5.2 传统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与当今时代精神相结合
5.3 传统儒道文化心理卫生思想对当代心理卫生工作的启示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9356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xinli/3935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