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心理失衡现象透视及自我调适
[Abstract]: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are a special group in the process of expanding the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college fees.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pressure, some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e experiencing numerous psychological contradictions and spiritual setbacks, which have produced a series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s, which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ir study, life, personality and many other aspects. Therefore, we must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guidanc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psychological imbalanc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trategies of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for poor college students.
【作者单位】: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学院;
【分类号】:B84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锡改;;论青少年心理失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史保怀;苏柔伊;;解决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的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07年05期
3 欧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创伤的易感因素分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2 郭朝辉;;汶川地震灾后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现状调查[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4期
3 罗玉华;游敏惠;;“帮困励志·助学强能”立体资助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吴历;冯艳丽;聂小渝;;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09年05期
5 姚琼瑶;;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研究——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0年03期
6 杨本付;宋红梅;刘秀惠;曹菲菲;胡庆庆;;医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年02期
7 张云齐;毛呷呷;邹盛奇;;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进展[J];改革与开放;2012年16期
8 尚文晶;王亚丽;姬如静;张薇;高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吴务南,陈苏赣;高校中年女教授心理健康分析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0期
10 廖军和;;关于武汉、淮南两地高校学生的社会支持网的调查研究报告[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程科;健全人格取向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编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倩;社会支持、自我效能、归因风格对大专生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钱玉燕;大学生自杀态度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玉梅;蒙汉贫困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4 张晓丹;贫困大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5 廖一明;关于完善现行高校帮困助学体系的调查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曹静;管理人员工作压力源与工作倦怠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李惠云;大学生自尊、社会支持与资助方式偏好性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8 崔杨;北京市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与职业倦怠关系的个案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巧玲;贫困女大学生发展压力与社会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姚新华;初中教师职业倦怠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红;;高校贫困生现状分析及解困途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姜红仁;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4期
3 张晓霞;;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宫宇轩;社会支持与健康的关系研究概述[J];心理学动态;1994年02期
5 桂世权;;谈辩证认识贫困大学生心理[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6 闻吾森,王义强,赵国秋,孙建胜;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04期
7 黄丽,,姜乾金,任蔚红;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与癌症病人心身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年04期
8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9 刘广珠;577名大学生获得社会支持情况的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艳晖;;贫困大学生的不良心理及教育对策[J];大众心理学;2004年01期
2 张秀梅;;贫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究[J];大众文艺;2011年16期
3 寸晓红;李宁;;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干预调查[J];今日民族;2011年04期
4 陈卫星;冯燕;;对构筑贫困大学生资助长效机制的探索[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5 陈勇;;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6 常文慧;;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帮扶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2期
7 王玉杰;;贫困大学生的自尊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8 丁建岚;;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才智;2011年16期
9 成云;;贫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孟凡平;;论贫困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儒家交往伦理的视角[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宏革;蒋大力;郭秀华;刘琳;;贫困大学生生活质量调查[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卞谦忠;;保持心理平衡乐享退休生活——浅谈退休心理保健的自我调适[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3 宋蕊辰;;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表现及其原因浅议[A];政府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朱颖浩;;初探铁路职工心理压力的产生和自我调适[A];《河南铁道》2011年第6期[C];2011年
5 宫龙江;;贫困大学生双重倾向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6 李俊明;周洁琼;;医学毕业生求职心理问题与自我调适[A];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杨环;;关于教育导致贫困现象的形成原因的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李献彬;丁成标;;大学生寂寞的成因与自我调适[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李静;;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10 刘平超;;做个快乐的老师——教师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赵晨滨;心理失衡要调整认知[N];健康时报;2006年
2 张昌辉;让贫困大学生从自卑中释放积极能量[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黑龙江省鹤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初凤林 唐兴庭;关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N];人民政协报;2004年
4 记者 陈彩虹 见习记者 段麟国;让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美梦成真[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5 陈建才、蔡丽蓉;万载贫困大学生无一失学[N];江西日报;2003年
6 赖侃 张清;来自我市在校贫困大学生的报告[N];乐山日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郭德峰 成雄;爱心照亮求学路[N];天水日报;2005年
8 焦玉文;每年10亿元资助贫困大学生[N];光明日报;2005年
9 高柱;贫困大学生,需要的不只是钱[N];工人日报;2004年
10 记者 江彦博;陕西让每个贫困大学生都不失学[N];农民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孔德生;高校在校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张志祥;网络草根组织资源动员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3 陈琳霞;上海城区竞争力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甘剑锋;和谐社会构建中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陈建国;国家助学贷款相关主体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黎春娴;高校贫困生的社会支持及其对价值观影响的研究[D];上海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霞;基于社会工作理念构建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陈亮;贫困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淑伟;高校贫困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成因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淼;贫困大学生消费心理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1年
5 李力生;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马洪玲;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万煜;社会支持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志钢;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社会工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冷娟;加强对当代贫困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10 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19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0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