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我国教师教育形态转换的路向
[Abstract]:Professional teacher education is not the end point of the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new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teacher education contains the turning poin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 general direction of this transformation is from professional teacher education to cultural development teacher education. At present,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both its logical premise and its practical basis. Paying attention to teachers' body shape, straightening out the posi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y in teachers' development and integrating teachers' development mode with teacher's culture are the realistic paths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temporary teachers' educational forms.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师范生专业成长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08SYB11)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石中英;;论教育实践的逻辑[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2 龙宝新;;对专业型教师教育问题的综述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3 朱新卓;“教师专业发展”观批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年08期
4 郑友训;第三条路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5 周宪;文化研究:学科抑或策略?[J];文艺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志斌;周水涛;;毕淑敏小说中多重意蕴的生命关怀[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2 李浩泉;“教师专业化”认识上的误区[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3 朱成科;;分化与整合:论中国教育学的学科范式[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龙宝新;;对专业型教师教育问题的综述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6期
5 刘曙峰;教师专业发展:从“技术兴趣”到“解放兴趣”[J];教师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朱新卓;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7 郑荣双,严全治;试论人格形成的选择机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8 欧阳文;后现代主义哲学视野下的教师教育[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韩庆祥;两种不同性质的个人观:马克思和萨特[J];江淮论坛;1990年03期
10 惠中,陈方;影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因素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郭朝红;影响教师政策的中介组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任学印;教师入职教育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剑;生存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5年
6 李阎魁;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D];同济大学;2006年
7 张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枢卉;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D];苏州大学;2006年
10 杨东篱;伯明翰学派的文化观念与通俗文化理论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秋芳;教育叙事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2 沈远安;论杜拉斯的毁灭主题[D];暨南大学;2001年
3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周磊;苦苦追寻“生之意义”——论史铁生作品的深层意蕴[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文静;试论责任与责任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陈彩丽;多丽斯·莱辛的《暴力的孩子》中的存在主义成分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7 牟学苑;和而不同[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方军;自我的历程[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9 韦玉玲;克尔凯郭尔生存诸境界的审美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10 邱欣敏;我叛逆,故我存在——《我们》与存在主义小说[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王凯;教育叙事:从教育研究方法到教师专业发展方式[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陈桂生;“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认识[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1期
4 赵昌木;论教师成长[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5 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6 李小红;教师个人理论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江峰;教师专业性问题与思考[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8 胡定荣;教师专业标准的反思[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9 许凤琴;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10 郑友训;第三条路径:教师专业成长的新视点[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师高弟子强——狠抓在职教师的进修工作[J];四川教育;1982年03期
2 李炳南;宁锦衷;;省编简师函授语文教材概说[J];湖南教育;1982年03期
3 张继兴;;讲清算理是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关键[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2年06期
4 ;认真做好小学教师文化业务补课及考核工作[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1982年08期
5 ;千方百计抓好师资培训工作[J];安徽教育;1983年05期
6 周一贯;;积极解决矛盾 抓好师资培训[J];人民教育;1983年08期
7 徐远航;省教育工会召开全省工作会议[J];安徽教育;1984年05期
8 丁林国;;农村小学怎样开展教研活动[J];小学教学研究;1985年06期
9 ;祁门县规定乡管理教育八项职责[J];安徽教育;1986年04期
10 胡佑圣;帮助农村小学教师提高文化水平[J];江西教育;198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秀蓉;;中西文化差异与EFL教学[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张发新;;现代学校文化建构刍议[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3 王继华;;教育新文化催生新时期教育家(提纲)[A];第三届中国教育家大会论文集[C];2006年
4 梁松生;;对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中存在问题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5 刘春花;;教师文化:教师专业成长之应有视角[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志芳;;学校文化的整体构建[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蔡泽寰;;加强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9 李焕;;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构想与实践[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廖武经;;以和谐为本,积极营造校园文化[A];贯彻“十七大”精神,建设先进校园文化——广西首届校园文化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翟希民 管忠学;为了桃李更芬芳[N];西安日报;2000年
2 深圳教育学院 焦名海 陈润梅;文化判断力:未来教师的重要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陈戈壁;倾听也是一种关爱[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4 李福华;主体性与文化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校长 田运隆;校园文化之真、善、美、乐、健[N];中国教育报;2004年
6 上海市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袁智慧;学校文化及其架构[N];中国教育报;2004年
7 北京市十一学校校长 李金初;学校理念文化和具体文化建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王浩如 王广 张长友;广平县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N];河北经济日报;2004年
9 孙作鹏;托里县教师队伍结构失衡[N];新疆日报;2004年
10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王铁军;走向文化的几点思考[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唐丽芳;课程改革中的学校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周海玲;制度下的教师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余进利;五向度课程领导框架的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林存华;师生文化冲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马玉宾;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合作文化的重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芬芬;教师文化的课堂透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弘飚;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个案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丽;论学校文化重建[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师秀兰;对咸宁市高中英语课堂文化教学现状调查与反思[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许松芽;新手—熟手—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学校生态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港;论外语学习者文化意识的培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云洁;以合作为基础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杨红英;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阻抗的文化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杨;专业化视阈下的国际教师文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洪修;课程变革下小学教师合作有效性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02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02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