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走向专业化:近年来我国教师发展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9-02-26 20:05
【摘要】:基于对2000年以来我国关于基础教育教师发展研究文献的分析梳理,文章总结出近年来我国教师发展具有实践性和情境性、专业性和内在性、持续性和过程性、结构性和生成性、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合作是促进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等特征,由此获得促进教师发展的理论脉络和实践启示。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education teachers in China since 2000,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is practical and situational, professional and internal, continuous and procedural, structural and generativ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partners is an important way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thus obtaining the theoretical context and practical enlightenmen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G4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2 肖川;论教师的专业成熟及其途径[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3 林炳伟;谈中学教师生涯发展[J];教育科学研究;2002年10期

4 王长纯;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5 宋晔;;教师德性的理性思考[J];教育研究;2005年08期

6 王俊生,陈大超;教师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初探[J];辽宁教育研究;2004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可;;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管理效能[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2期

2 薛国凤;;实用型理念:一种深化的新课程改革发展观念[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杨丽萍;;论教师实践知识及其彰显[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4 范蓓蕾;;教学案例研讨对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性[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翟莉;;论公共教育学案例教学对职前教师专业化的启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6 李丽;陈永杰;陈维;;实践性知识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杨飞;“利他行为”新解[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姜玲玲;;复杂性思维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施[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9 刘中猛;叶泽滨;;城乡交流与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9期

10 余妍霞,周兴国;《科学》课程挑战理科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磊;;独立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探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白冬;;初中历史学科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的探索[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3 吴永远;;中小学校长职业幸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平阳县为个案[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4 郭芬;;浅析高职高专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A];云南省高职高专教育分会第七次全体理事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宏钰;;在高校—幼儿园伙伴合作中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发展[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刘伟民;吕国光;;《西部贫困山区中小学县级骨干教师学术能力的培养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左明旭;;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A];第二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鲁曼俐;;高校外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张朝珍;;论教师教学决策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许苏;;西方早期职业教师发展特征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0)——外国教师教育史、职业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风云;英语师范生学科教学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乔晖;语文教科书中学习活动的设计[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兴国;转型期中国教师教育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曾能建;福建中小学教师教育发展研究(1949-2009)[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10 郑爽;我国教师教育者开展自我研究的初步探索[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贾丽颖;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文化的重新理解与建构[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红梅;新课程标准下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结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锦绒;辽宁省县级职教中心专任教师校本培训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满玉;沈阳市沈河区初中生命教育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本富;学习型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影响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张舜;大学生村官的身份认同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付向梅;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师薪酬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10 杨志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美国教师专业发展的范式转换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洪明;英国教师教育的变革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3 陈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4 张贵新;我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阶段与走向[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1期

5 谢维和;教师培训:补充还是转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1期

6 史宁中,柳海民;教师职业专业化:2l世纪高师教育持续发展的生命力[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陈琴,庞丽娟,许晓晖;论教师专业化[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8 蒋衡;西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关于教师角色的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9 毛亚庆,鲜静林;当前教师培训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3年01期

10 朱益明;关于教师与教学的一些思考[J];贵州教育;200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宋晓梦;[N];光明日报;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亚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本质特征探讨[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吴小华;;关于高中政治创新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年02期

3 李晓梅;;对探究性学习的认识[J];考试(教研);2011年07期

4 朱德全;;在对话中选择路径——评《派往明天的教师》[J];今日教育;2007年03期

5 陈德云;;教师的实践性反思与叙事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2年11期

6 林云平;;浅谈教育科研如何为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服务[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 邓晓红;;基于校本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1年02期

8 王李;;“内部控制”课程的研究性教学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年09期

9 王较过;张庆玲;郑英娟;;引入学生反馈机制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7年01期

10 孙静静;;创新认知实践性视角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夏国良;;“开放 自主 相融”——萧山中学教师发展制度解析[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2 范多红;;浅谈如何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3 冯罗;;促进教师发展 构建和谐校园[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4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5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6 张源源;邬志辉;;美国HTS学校教师发展的措施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8 张丽英;;构建教师发展的职业学校管理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刘霞;;变革评价设计,,促进师生发展——例说“关注过程评价”的地理试题创新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丹 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11年

2 张艳敏;教师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黄巧娣;乐山电大:为教师发展提供“营养大餐”[N];乐山日报;2009年

4 朱娟清 俞春明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梅里小学;走教师发展合作社之路[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吴卫东;关注教师发展 做到三个结合[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赵勇;在实践中凝练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梁好 安徽省宿州市特殊教育中心;别让“名师工程”误了教师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王文峰 李文成;中国教育会宁津教师发展基地启动[N];德州日报;2010年

9 胡乐乐;教师发展决定教育成败[N];文汇报;2002年

10 记者 李丹;学生成才有平台 教师发展有舞台[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鲍同梅;教师自主: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晓红;现实的人的发现[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青霞;高职教师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良庭;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自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治高;发展教师课程能力的实践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肖平;美国教师联盟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可峰;教学行动研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马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琨懿;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7 金锦仙;外语教师合作发展理论及其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8 吴文姝;地市教师培训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东洋;机辅语言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刘文华;师德教育与教师发展——我国教师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311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311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b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