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的挑战:实质和超越

发布时间:2019-04-18 10:11
【摘要】: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挑战主要体现为将知识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相对立,否认知识的客观性,这使课程社会学放弃了功能分析和阶级分析的传统,发生了明显的转向。本文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挑战的实质展开研究,并就课程社会学超越后现代主义提出一些基本的思路。
[Abstract]:The challenge of post-modernism to curriculum sociology mainly reflects the opposition between objectivity and sociality of knowledge and the denial of objectivity of knowledge, which causes curriculum sociology to give up the tradition of functional analysis and class analysi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ssence of postmodernism's challenge to curriculum sociology from the angle of knowledge sociology, and puts forward some basic ideas about curriculum sociology surpassing post-modernism.
【作者单位】: 上海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分类号】:G42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晓燕;;谈莫言小说《红高粱》体现的人的本性问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8期

2 刘宁;;权力话语下的女性启蒙——以“文革”三部“革命样板戏”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刘忠;;翻转的程序与颠倒的当事人——正当程序理论的电影文本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4 陈颀;;美国私营监狱的复兴——一个惩罚哲学的透视[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于明;;法律规则、社会规范与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叔向使诒子产书》的法理学解读[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6 陈柏峰;;群众路线三十年(1978—2008)——以乡村治安工作为中心[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华金余;;“垃圾”还是经典:也谈中国当代文学经典问题[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庞书纬;;朝圣之旅——“内部东方主义”视野下的沈从文湘西小说[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8年04期

9 袁剑;;游牧社会视角下的满蒙历史:清代族群问题再思考[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3期

10 熊和平;;课程与身体:微观权力观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晓红;教育代价论[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胡友培;城市沿街小型商业的形态呈现与成因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8 张楠;作为社会结构表征的中国传统聚落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9 黄华生;论刑罚轻缓化[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方金刚;案件事实认定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园;;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浅析[J];生活教育;2011年12期

2 冯妍;;浅谈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及对比较教育学的影响[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1年03期

3 赵利翔;;电影《怪物史莱克》的解构主义分析[J];海外英语;2011年08期

4 杨光辉;;知识社会学视阈下黄遵宪的法治实践[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黄艺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后现代思潮的思考[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6 张亚楠;;试论福柯的权力观[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7 方李莉;;后现代主义背景下的西方艺术人类学述论[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金度经;;知识社会学与1950年代中国人口控制论间的竞争[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9 史纪宁;;后现代思潮对高校校园文化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年15期

10 陈学敏;;后现代主义视域下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贻刚;苏小霞;张军献;;“范式之争”与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后现代主义的崛起[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7年

2 李正云;;论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家庭治疗[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李正云;;家庭治疗的新动向——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家庭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赵美森;韩秀艳;;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心理的影响[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靓莎;彭希林;;浅析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对大学生学习力的启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徐桂权;王锦东;;“社会生产”语境下传媒的公共呈现与意见表达——基于两个经验研究的思考[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8):传播媒介与社会空间论文集[C];2008年

7 王习发;;略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心理学发展的负面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刘云杉教授简介[A];第四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和2005中国教育热点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韩震;;本质主义的重建及反思的现代性[A];全国“当代西方哲学的新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张亮;;传统马克思哲学研究范式的历史形成:一种知识社会学审理[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耀南;“知识社会学”在中国[N];光明日报;2003年

2 李醒民;不必向后现代主义思潮“臣服”[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俞吾金;作为假问题的“哲学的终结”[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晋悦;黄平:学着做一个思想的弄潮儿[N];中华读书报;2007年

5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户晓辉;童话的生产[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6 崔伟奇;论现代性与后现代性[N];光明日报;2007年

7 干春松;如果把新儒家看做是“叙事”[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吴彤;马克思实践思想在科学社会学中的体现[N];学习时报;2008年

9 穆土;总结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现代化历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10 刘啸霆;从大众哲学到专业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江腊生;后现代主义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小说[D];苏州大学;2006年

2 毛娟;“沉默的先锋”与“多元的后现代”:伊哈布·哈桑的后现代文学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栗峥;后现代证据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李德瑞;学术与时势:对作为公共学术运动的中国大陆乡村政治研究的知识社会学考察(1990-2000年代)[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胥英明;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艾兴;建构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9 葛卉;话语权力理论与90年代后中国文论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孙慧;艾柯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艳丽;冲突与重建: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原因及出路探析[D];西北大学;2010年

2 夏波;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知识社会学[D];安徽大学;2004年

3 高水红;教科书话语策略[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胡守敏;论后现代主义视野中的教学研究范式[D];西南大学;2007年

5 王昱;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代标志设计之影响[D];天津美术学院;2008年

6 秦发盈;成人教育学与儿童教育学二元对立的批判[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彩琴;对中小学教材的知识社会学审视[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海群;另一种“积极的虚无主义”[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9 李春晓;后现代主义思潮下的服装设计[D];东华大学;2005年

10 刘小倩;论后现代管理观对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59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59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b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