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真理观与教学变革
[Abstract]:Dewey's pragmatic view of truth holds that truth is a "hypothesis" that needs to be verified, which is in the process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change, and that the process of understanding truth is the process of human beings being able to explore the world. Truth not only has epistemological significance, but also has axiological significance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The related teaching view is that teaching is the process of students' active cognition, verification and inquiry into true knowledge. In inquiry learning, students not only gain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ive world, but also meet their various needs of growth. The character of being a man can be demonstrated. Dewey's view of truth provides valuable enlightenment for teaching reform.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2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裴跃进;;现代教师发展基本内涵探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2期
2 唐勇;论大学制度文化建设[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4 王列生;知识增长的四种方式[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马志生,敬海新;哲学思维方式的嬗变:从预成论到生成论[J];北方论丛;2003年06期
6 刘贵华;西方高等教育哲学的困境与大学学术“生态合理性”的确证[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7 董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应该有《被压迫者教育学》——试述保罗·费莱雷的“解放教育学”[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8 郭法奇;探究与创新:杜威教育思想的精髓[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9 张新平;新世纪国外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10 盛冰;重建制度社会资本:当今西方学校制度改革的新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贵华;;对大学学术合理性的追问——从“知识本位”、“关系本位”到“生态本位”的确证[A];学术交流与学术生态建设——中国科协第二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3 罗翊重;;千年逻辑之争 终成合和之解——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之根解析[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吉;民国教育电影运动教育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赵文静;学校道德责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周汉华;中国法制改革论纲:从西方现实主义法律运动谈起[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费多益;论科学的合理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6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谢鸿飞;法律行为的民法构造:民法科学和立法技术的阐释[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国强;评杜威工具主义真理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苏擘;柏拉图Vs.荷马——西方文明史上哲学与文学的第一次激烈对抗与融合[D];河北大学;2001年
3 曹永国;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目的探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6 束从敏;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何雪莲;大学理想:追求完善人格[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张等菊;道德教育:生态学视界的研究及其合理性论证[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赖晓飞;培育有利我国知识创新的社会机制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10 阎亚军;生活知识观及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德祥;客观真理和客观现实是“两回事”吗?——与李准同志商榷[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2 肖振常;是形而上学的绝对主义 还是唯心主义的相对主义——关于林彪、“四人帮”的真理观[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季象图;谈真理的客观性[J];江淮论坛;1980年04期
4 邹铁军;两种不同哲学上的“实践”与“效果”[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3期
5 鲍宗豪,刘文放;简论道德的客观标准[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6 李寿章;庄子关于真理标准的论述给我们的启示[J];齐鲁学刊;1980年02期
7 冯天泽;;小博勒:《美国学术思想中的自由与命运——从爱德华兹到杜威》[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0年04期
8 方立天;;再论墨子“三表”说的性质问题[J];教学与研究;1980年01期
9 张恩慈;;社会科学真理与阶级性[J];学术月刊;1980年05期
10 王保舵;史振军;;真理的标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J];学术月刊;198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琦;张建伟;;再论建构主义学习观[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冯素陶;;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3 蒋福泉;;学习陶行知 发展师范教育[A];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7年
4 吴润根;;改革传统教育的一代宗师[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5 李子魁;;伟大的“不谋而合”[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6 刘蕴宽;;师陶札记三则[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7 郭介成;;谈职业教育之“主义”——读陶行知先生的《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8 刘皇风;安金珍;王军;;奥尔杜威上极性过渡带的形态[A];1991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1年
9 陈中立;;真假与通——关于《知识论》的真理观[A];金岳霖学术思想研究——金岳霖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1985年
10 黄藤;张于堂;;继续推进办学体制改革 更大地发挥民办学校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作用[A];新世纪: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再林 作者单位:西安市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现代解释学对教育理论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作者系上海市哲学学会会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陈章亮;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是价值观问题[N];解放日报;2000年
3 冯晨;年轻美国的老报纸[N];吉林日报;2000年
4 乔纳斯·F.索尔蒂斯(作者系原英文版编辑);后现代课程观[N];中华读书报;2000年
5 胡乐乐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教育学视野中的课堂本义[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文萱;人民教育家——陶行知[N];光明日报;2001年
7 张健;陶行知在今天的意义[N];光明日报;2001年
8 杨火林;为什么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是一次思想大解放[N];人民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汪大昭;抓住今日 为了明天[N];人民日报;2001年
10 国理;我国学人积极参与国际文学理论对话[N];文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华;经验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慎英;论学习方式的变革及其知识假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闫守轩;论教学中的生命关怀[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余泽娜;经验、行动与效果的彰显[D];复旦大学;2005年
5 田光远;科学与人的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6 张云;经验、民主和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7 李涤非;基因与身体的哲学[D];武汉大学;2005年
8 孔祥田;经验、民主与生活[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9 胡长栓;怀疑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关松林;杜威教育思想在日本[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和国强;评杜威工具主义真理观[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陈峰;“有用公度一切”——实用主义真理观评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国民;评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4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熊仕葵;杜威教育思想在中国传播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晓红;海德格尔的诗学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崔昆仑;胡适历史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曹剑波;符合论的演变、困境及评价[D];厦门大学;2002年
9 黄友明;刑事诉讼证明真理观与价值观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10 聂薇;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76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76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