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模式下的高师院校学生能力的培养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especiall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nternet and campus network, makes network teaching really become a reality.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cultivating future teachers. Therefore, higher requirements are also put forward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they should possess under the network education mode,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norm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学院;
【分类号】:G4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晓娟;;论高等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徐红彩;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与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王广新;;网络远程教师的角色结构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程明;刘书华;;关注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7年08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屠宏;网络学习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李艳;;高校学生网络资源使用状况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王广新;;网络远程教师的角色结构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曾美霞;张新明;;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及教育策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年01期
4 侯晓静,朱丹,蒋晓莲;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的构建[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超华;教师核心能力发展与教师管理模式变革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剑;网络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明;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其管理策略[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王红彬;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知识培养[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孔涛;中国高校师资国际化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李颖;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及其管理激励创新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宁静;我国近代教师教育模式的历史变迁[D];河北大学;2004年
6 刘世瑞;中小学教师职业承诺问卷的编制及适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侯晓静;临床护理教师核心能力评价模型的建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丁正午;普通高中教师校本培训调查及反思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及其分析系统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10 袁晶;初中新教师入职教育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2 马武,杜立梅;关于学习控制的定量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3 王爱平;谈在信息网络条件下的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07期
4 刘世清;关于教育信息传播增值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2期
5 康宁;网络化与大学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6 傅维利,张东娇;论教师职业道德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J];教育科学;1999年04期
7 杭永宝,王荣;当前教育信息化问题与对策[J];教育信息化;2004年12期
8 吕巧平,胡咏梅;北京大学生媒体应用情况调查——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为例[J];青年研究;2004年06期
9 伍昭嫦;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3年10期
10 刘渊,陈大柔;教育信息化面临的问题与因应[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晓慧;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文化审视[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R.马修 ,赵国琦;第三世界国家的社科信息及信息服务[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12期
2 许光;;教育改革与高校图书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3 金国庆;信息社会中信息素养教育概述[J];图书情报工作;1995年06期
4 戴金波;社会信息化及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J];高校图书馆工作;1996年04期
5 沙红;信息素养及其培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6年06期
6 金国庆;;信息素养一词的概念分析及历史概述[J];情报科学;1996年01期
7 赵红波;浅论信息意识问题[J];情报杂志;1997年04期
8 魏力更,李润圃;信息高速公路与高校信息教育[J];北方论丛;1997年02期
9 宋芳;中学图书馆(室)要努力适应教育的发展[J];青海教育;1997年Z2期
10 姚沁华;初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中华医学图书馆杂志;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平安;;浅论军校学员信息素养[A];图书馆与西部大开发[C];2002年
2 杨文林;;浅谈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A];《新时代的脚步声》之五——现代教育新论[C];2002年
3 龙海;;浅谈怎样提高贫困地区档案人员信息素养[A];贵州省档案学会第五次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安玉坤;庹莉;王杰臣;;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高民办高校管理水平[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杨凝清;;信息时代的医学信息教育模式初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盛宴;;论图书馆员与读者信息素养的培养[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袁景珍;;论图书馆对促进科技创新的特殊作用[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王若冰;;信息社会新形势下图书馆的改革和发展[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贾宇群;;论数字图书馆对馆员素质与能力的要求[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瑞林;;谈教学信息化[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州白云中学 何淑红;培育学生的信息素养[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宗金;格林斯潘给美国教育体制“提个醒”[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3 记者 王柏玲;青少年信息素养需迅速提高[N];文汇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陈红;中学生缘何远离图书馆[N];文汇报;2000年
5 记者 苏军;教育理论书籍销路转好[N];文汇报;2000年
6 ;数字化生存,你能适应吗?[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崔景贵;网络成瘾与信息节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本报记者 钟伟;学与教的新坐标:信息素养[N];中国教育报;2001年
9 江西师范大学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 钟志贤;信息素养:培养你八大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1年
10 曹全路 刘观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步步为营[N];中国教育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孔凡士;高等教育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熊才平;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理论与实施框架[D];华中科技大学;2001年
3 张学波;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德四;教育信息化本质研究:教育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杨;美国网络教育研究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2 王文利;面向新世纪高校创造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D];河北大学;2000年
3 谈力群;论信息化社会与教师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黄立新;关于中小学信息技术(IT)教育的研究——从中小学IT课程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中小学IT教育的选择[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春玲;高级电工实验系统(AEES)智能数据采集分析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王冬青;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的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卢辉炬;信息时代学习的嬗变[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8 马瑛;基于师范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信息化教学设计[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9 杨素晖;知识经济与信息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10 金华宝;高等师范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765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476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