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阈下教师责任伦理的探究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the understanding of teacher responsibility ethics is more profound than tha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teachers' responsibilities or teachers' oblig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sense.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eacher responsibility ethics, the analysis of its content and the presupposition of the statute are not only th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al ethics theory, but als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the view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also the higher requirement of modern teacher profession.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
【基金】: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专项资助课题(09JK153)
【分类号】:G45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强昌文;论当代中国社会法律的价值基础[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6期
2 阮成武;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形象的重塑[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任丙强;家庭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对马克斯·韦伯观点的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吴玲,郭孝文;论教师专业化的拓展与推进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李子华;教师的教育机智及其培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张世英;;“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批判与超越[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8 刘泽君;论法的价值取向[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9 陆自荣,杨凤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体制的人格基础[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1期
10 朱林,朱进;知识的道德与知识分子的职业虔敬[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唐丽;陈凡;;美国工程伦理学的文化—历史背景分析[A];全球化视阈中的科技与社会——全国科技与社会(STS)学术年会(2007)论文集[C];2007年
2 李志祥;;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3 王新;;市场经济——文化整合的出路[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朱宗震;;孙中山的伦理观和国家社会主义政策[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白岸杨;;《白鲸》及其作者的宗教伦理观分析[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赵慧珍;陈玉洪;;从《野鹅》看清教伦理的负面影响[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翅君;伟大的失败的英雄——张謇与南通区域早期现代化[D];苏州大学;2001年
2 丛日云;基督教二元政治观与近代自由主义[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艳国;破与立的文化激流——五四时期孔子及其学说的历史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孔晏;政府财政职能模式选择与税费改革[D];厦门大学;2001年
6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彭q.q,
本文编号:2513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13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