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试论网络交际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9-07-30 12:19
【摘要】:网络交际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流的一种新的方式,它在给大学生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发展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文章分析了网络交际给大学生认知、情感、意志、道德和个性等方面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就如何预防其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建议。
[Abstract]:Network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a new way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which not only brings benefits to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has a lot of negative effects on their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dverse effects of network communica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cognition, emotion, will, morality and personali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revent its negative effects.
【作者单位】: 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4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涛;大学生社交焦虑与网络成瘾的相关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2 李春雷;运用网络做好民族高校大学生德育工作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年01期

3 赖海雄,郭建中;网上交际与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红清;;网络成瘾学生的教育引导策略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戚少琴;屈桂春;;大学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对策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王琨;郭雪莉;翟巧相;;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综述[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彭海林;;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倾向调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2期

5 谢彦彦;;高职学生网络心理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6 林凌;;大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初探[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曹坚,刘革化;网络成瘾症(IAD)诊断标准的发展性研究[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陈妮娅;;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分析——以福州地区高校为例[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9 张信华,李卫星;谈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J];高教论坛;2004年06期

10 段兴利,刘敏;关注新“社会病”——网络成瘾研究综述[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梅松丽;;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影响[A];首届全国网络成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梅松丽;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李超民;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宁;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杨伟;数字图书馆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与教育引导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姚婷;心理健康对高职生网络成瘾影响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郭永芬;初中生网络成瘾与应对方式、时间管理、焦虑情绪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庆;大学生在网络生存中的迷失及应对策略[D];东北石油大学;2011年

6 段琪;交互分析理论视角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D];天津大学;2011年

7 杨彦平;网络成瘾中学生的团体心理辅导[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陈江;大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网络成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9 刘炜;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精神状态关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文娇;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茂胜;;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利燕红;;中山大学在校本科生上网行为调查分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王志清;;网络交际障碍的形成和排除[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03期

4 王盈秋;网络交际的语用探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蒋士会;论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04期

6 刘沾荣;大学生网络聊天的原因及引导[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5年11期

7 李小雁,路金龙;对大学生迷恋网络情况的调查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阮绩智;王吉民;;商务电子邮件的网络交际文体特征[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9 陈三保;;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刘铭;;关于大学生上网现象的思考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6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炳贤;;浅谈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因素及其教育的启示[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2 伍亚娜;雷雳;;亲子依恋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阮镜清;;人类的社会实践与心理发展[A];中国心理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建会60周年学术会议(全国第四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上)[C];1981年

4 周树英;;学生指导与心理应用研究初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林新媛;;从心理学角度谈青少年犯罪[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周宗奎;;农村学生的心理发展:问题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索宇杰;;残疾人心理发展前期家庭思想教育的作用[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汪雪兴;;城镇居民消费心理发展基本趋势[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7)[C];2008年

9 侯春宇;郑鹏;;关于大学生上网之我见[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广安;;浅析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A];“改革开放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湖北省暨武汉心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长荣;读懂游客心理发展和谐旅游[N];中国旅游报;2008年

2 计琳;上海推出0至3岁婴幼儿教养方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戴萍 邹建华;教学金钥匙——“爱”[N];伊犁日报(汉);2009年

4 王峥;家教何时才能回到“家”[N];天津日报;2005年

5 生活;大学生上网干什么?[N];福建科技报;2002年

6 记者 谭亚明;农民成为网络交际的活跃分子[N];中国人口报;2007年

7 王兆东;大学生上网都干啥?[N];市场报;2000年

8 于成霞;大学生上网干些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9 记者 董洪亮;大学生上网学理论兴趣浓[N];人民日报;2000年

10  郭亮 记者 谈洁;大学生上网,不为学习为娱乐[N];南京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胡明;中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简易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筛查参考值、影响因素的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3 刘国艳;中国12~36月龄幼儿情绪社会性发展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邱莉;教师课堂情绪调节能力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5 涂涛;汉字字源语境多媒体再现之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李超民;大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丽;分析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基于文本的网络交际中的运用与违背[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晓东;大学生网络交往动机与网络行为特点及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谭玉兰;网络语言变异及其规范[D];吉林大学;2010年

4 高帆;网络英语及以计算机为中介的社会交际[D];上海海事大学;2003年

5 赵素娟;关联理论视角下的网络交际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希鹏;大学生网络迷恋现象及教育引导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杨绪霞;济宁某高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长枫;当代中德儿童家庭音乐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安安;澳门大学生网络使用现况与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10 张靓宇;对我国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5208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208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a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