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序列交织推进是有效教学的命脉
[Abstract]:How can the process of positive classroom teaching be more effective? In teaching practice, we are always studying: is it better to "learn first and then learn", or is it better to "teach first and then learn", or is it better to teach while you learn, or to learn while you teach? Also, it's "talk before you practice."
【作者单位】: 广东省深圳市沪教院福田实验学校;
【分类号】:G42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洁;;刍议高中化学“三效”课堂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1年03期
2 周文红;;有效教学理念下课堂讨论策略的运用[J];钦州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3 陈翠琴;;对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分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年11期
4 胡亮;;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J];新教育;2010年02期
5 张春霞;;英语教学中“创境导学”模式的运用[J];发展;2010年10期
6 倪军;;课堂教学中的自然与和谐[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9期
7 储美琴;;有效教学从何处入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05期
8 符菊;;预设与生成完美结合:有效课堂教学的准则[J];新课程(综合版);2008年11期
9 顾若愚;;情感:中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石[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年12期
10 戎项吉;;利用课堂平台贯彻有效教学[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成慧;;把握重点 以学定教 提高实效——例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2 曹涓;;浅议新课改的课堂有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玲娥;;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4 王凯;;新课改课堂教学中教师任务的变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5 仲建毅;;基于预习 以学定教[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邓志;;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设疑置问[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7 卢传梁;赵润麒;;试论“主体性教学”(节选)[A];第六期全国陶研骨干培训班文集[C];2001年
8 宋志平;;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高效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9 潘竹玲;;课堂因生成而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10 宋志平;;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高效课堂[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城区32校 刘威;让课堂“活而不乱”[N];大同日报;2007年
2 王宗兰;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N];巢湖日报;2006年
3 特级教师 金哲民;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N];东方城乡报;2008年
4 湖北省长阳县都镇湾镇中心学校 谢建军;在一波三折中改进课堂教学[N];中国教育报;2008年
5 泰兴市教育局 陈杏国;浅谈数字课堂中“活”的引导[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7年
6 谢海阳;公开课,让同学来打分[N];文汇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鲍仁;课堂改革:催生特色鲜明的课堂教学文化[N];泰州日报;2011年
8 矿区新平旺二小 鲍海燕;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N];大同日报;2008年
9 安定区大城小学 贵美玲;浅议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N];定西日报;2008年
10 山东省广饶县花官中心小学 高兆华;课堂教学,从“改变一点点”做起[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王忠厚;从混沌走向协同:课堂教学系统自组织境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孟琦;课堂信息化教学有效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吴国平;新课程行动中的教师成长[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范铭;中小学课堂教学中“非期待答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邱红松;初中几何课堂教学过程重构与视频案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项燕英;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D];苏州大学;2007年
2 谢新峰;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孙传远;新课程背景下有效的课堂教学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莹;高中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5 赵红英;高职有效课堂教学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6 诸葛进宽;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春光;中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方小芹;论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徐燕;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傅永鑫;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217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21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