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超越中适应: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必由之路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the life world, moral education pays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 adaptation to life, which brings the danger of replacing moral education with life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leads to the vulgarization and generaliz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ontent, the red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 and the vulgarity of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In fact, moral education and life not only have interrelated aspects, but also have their own boundaries. Simply replacing the other with one side is neither conducive to moral education nor to the perfection of life. On the issue of retur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adapt to reality, but also have an important dimension of relationship-transcendence. 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the world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ation and transcendence, not on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but als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The correct approach should be to adapt in transcendence, which is the only way for moral education to return to the world of life.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分类号】:G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鲁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才明;论道德认知及其能力培养[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马yN琳;;礼仪教育:德育的有效载体[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2期
3 谢安国;孙敏;姚茉莉;;高校德育环境和对象的变化及德育对策探析[J];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刘志山;道德教育向现实生活的回归与超越[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潘明芸;;从德育的人文关怀角度谈高校生命道德教育的建构[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6 袁王月,薛小娟;论建构和谐社会中学校公德教育及其价值[J];班主任;2005年10期
7 彭枫;;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构建[J];才智;2011年01期
8 吴晓芹;;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9 李静;;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初探[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1年03期
10 韩美群;;新农村文化创新的逻辑考量[J];武陵学刊;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秦红岭;;试析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路径[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杨勇;张诗亚;;如何建设健康型学校[A];和谐共生:2007年全国博士生(教育类)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赵霞;;中职德育创新的四个开放[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周晓波;中美德育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魏筠;生活意义:道德教育实效性的寻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亮;当代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雅男;和谐社会视域下的高校德育目标构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占民;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于丹;新时期高校德育管理人本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秦峗;“来访者中心”理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进[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8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姜瑞云;大学生活动性德育课程的研究及应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姜浩;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自我建构[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琳;吴晶;;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文化应答[J];教育科学研究;2007年10期
2 曹祖兵;;注重德育主体 增强德育实效[J];湖北教育(时政新闻);2008年03期
3 何玉海;;试析我国学校德育实效低下的内在原因[J];复旦教育论坛;2009年03期
4 马爱民;革新学校德育观念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J];教育导刊;2002年01期
5 李莉萍;浅议德育实效低下的原因及对策[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6 ;话题预约[J];小学德育;2009年19期
7 丁静;试论影响德育实效的学校因素[J];教育探索;2004年04期
8 张茂聪;;困境——学校德育面临的尴尬[J];湖北教育(教学版);2007年07期
9 袁桂林;学校德育的质量在于讲求实效[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5年03期
10 秦选强;;对学校德育制度实质性缺失的理性拷问[J];教学与管理;2007年2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农垦建三江分局第一高级中学课题组;;学校德育与社区道德建设互动和谐发展的研究[A];来自教育一线的报告——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一五”优秀教育科研成果[C];2011年
2 陈俊生;;从“双重人格”现象谈学校德育的误区[A];山东省师范教育学会2002年度师范教育研究优秀成果论文集[C];2002年
3 王志忠;;例谈学校信息伦理道德教育[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C];2006年
4 周莹莹;;学生品德心理结构及其对学校德育的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陈秀鸿;;固守德育为首,回归生活世界——青年学生品德培养的逻辑起点[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5年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白先同;郭志峰;;主体性德育模式试构[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7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8 王文婷;高成;;“李约瑟问题”对科学教育改革的启示[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纪托;;中美家庭道德比较研究[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提高政府执行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9·理论专刊)[C];2009年
10 张华;;学校道德教育如何摆脱困境[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田建国;新世纪学校德育的新课题[N];中国教育报;2001年
2 逯阳;加强学校德育 提高德育实效[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张余波;应重视劳动教育[N];潮州日报;2008年
4 市三完小 葛德发;让学校德育进入学生的寒暑假[N];郴州日报;2010年
5 金柯;30个项目聚焦学校德育[N];解放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荼縻;在“冲击”中谋求“突围”[N];遵义日报;2008年
7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级中学 沈寿鸿;“督查岗”,该不该撤?[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熊波 于金秋;大刀阔斧革旧弊勇立潮头争一流[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何会泽;冀州文教局加强学校德育出实招[N];衡水日报;2010年
10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张良才;学校德育应在提高时效性上下功夫[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典顺;数学:意义的领域[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承敏;教育随笔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3 曾水兵;从单向性到整体性:人学观转变与现代教育路向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宏宇;文化哲学:实践哲学的当代形态[D];黑龙江大学;2007年
5 杨进;论美好生活与学校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振怡;新康德主义与文化哲学转向[D];黑龙江大学;2009年
7 杨洋;生命视域下的传统道德与高校德育变革[D];西南大学;2009年
8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9 朱成科;生成论哲学视阈中的现实教育“道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罗儒国;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楠;当代中西方学校德育比较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2 张忆琳;回归生活世界的大学道德教育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张兴东;当前重庆市职业中学学生的道德问题及学校德育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林亚芳;英国的学校德育[D];浙江大学;2002年
5 刘明宇;新加坡学校德育社会环境建设及其启示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6 陈江土;浅议21世纪我国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7 戴静;中美学校德育的比较及对中国学校德育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刘敏;当前青少年流行文化对学校德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朱彩萍;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郭翡;论朱熹德育思想对我国当代学校德育建设的价值[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2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2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