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基于中国传统道德自觉的教师专业伦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18 20:45
【摘要】:我国的伦理型社会文化十分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十分强调教育者自身的道德自觉。道德自觉作为我国古代教师道德文化之精髓,对教师群体与道德文化有着积极影响,利于教师的道德素质提升。然而目前社会中教师专业伦理中出现了道德水平滑坡现象,缺乏对教师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是引起系列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急需加强教师专业伦理中的道德自觉建设,帮助教师生成自觉的道德意识并自觉践行道德行为,以从根本保证教师专业伦理水平提升。现实中,部分教师的不顾师道尊严、跌破底线行为,如缺乏教育良心、不以身作则、侵犯学生、收受钱财、学术不端等行为,严重影响和损害了教师队伍的名誉和权威,对教师专业伦理的重视和规范成为我们思考教师建设的重心问题。道德自觉对个体的道德水平发展、道德人格完善与道德理想追求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修身养性、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若不进一步加强对教师的道德自觉意识的培养,不仅会严重影响对学生的身心教育质量,更会使教师队伍的社会形象大打折扣。只有在帮助教师主体生发自觉自愿地去建设自身的伦理道德水平的意识,并自觉转化成道德行为,才可能真正起到促进教师的专业伦理水平稳步提升的效果,增强教师队伍的道德水平。本文从教师专业伦理的现实问题出发,通过搜集实证研究数据及列举部分社会典型案例等的方式指出问题所在,分析发现目前的教师专业伦理中普遍缺乏道德自觉的意识,包括道德主体性不足、反思自省意识淡薄、教育良心缺失及知行不一等。随后本文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从历史发展和社会建设等角度来看,归结为西学东渐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百年来文化不自信的负面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价值观的冲击、学校建设忽视教师道德主体性建设及教师自身忽视其专业伦理建设等。本文认为为了帮助教师生成专业伦理中的道德自觉,应在教师专业伦理建设中重点关注教师的道德主体性地位、反思自省的教师人格、他律与自律结合、关注教育幸福等方面。本文为实现教师专业伦理中的道德自觉性提出了系列建议,包括合理继承转化优秀传统文化、唤醒教师的道德主体自觉、加强专业伦理教育与启发、完善教师专业伦理相关政策及注重营造伦理环境,以期为提高教师队伍专业伦理水平提供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4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先;栾榕焕;白玫;;职前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实现途径研究——以美国波士顿大学为例[J];世界教育信息;2019年03期

2 刘文文;;专业伦理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24期

3 周坤亮;;美国职前教师专业伦理教育的途径与趋向[J];全球教育展望;2017年11期

4 王旭;方娇;;我国教师专业伦理研究综述[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5 孙碧菡;;教师专业伦理:概念、内容及其意义[J];教师教育学报;2014年06期

6 曹丹丹;李茂森;;师范生专业伦理的现状调查与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8年05期

7 蔡辰梅;刘刚;;近十年来教师专业伦理研究进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8年06期

8 周玲萍;;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的反思与对策[J];教书育人;2015年32期

9 孙丹;;教师专业伦理:内涵·失范·重塑[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21期

10 崔梦娇;;我国教师专业伦理建设的成就与未来走向[J];林区教学;2017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江涛;;“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伦理”的关系[A];安徽基础教育研究(2015年第2期)[C];2015年

2 刘志远;;我国学校心理辅导专业伦理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克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4 侯艳飞;刘勉;蔡素平;杨珍芝;汤芳;赵静波;;大学生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对高校教师的专业伦理行为评价[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叶萌;姚本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伦理学视角[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克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7 潘子彦;;高校心理咨询专业伦理体系的构建研究[A];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5年

8 刘必华;;从政治话语到专业规范的建立——媒介伦理建设的路径转变[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原院长 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组长 李方;教师专业伦理与行为规范的最大公约数[N];中国教师报;2019年

2 陈履生;值得关注的“专业伦理”[N];美术报;2009年

3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檀传宝;专业伦理建设是核心[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周洪宇;从教师节送不送礼看教师专业伦理建设[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赵宇清;大学生培养体系的全新定位[N];黑龙江日报;2010年

6 李刚;重视专业伦理在智库治理中的价值[N];学习时报;2016年

7 本报记者 续梅;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在何方[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段伟文;作为专业伦理的工程伦理[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9 于漪;寻找教师之根[N];中国教育报;2013年

10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李飞;尊重幼儿隐私应成为常识[N];中国教育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韩少华;校长专业伦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周坤亮;教师专业伦理决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李琰;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专业实践中的伦理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4 张杰;幼儿教师专业伦理困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5 张凌洋;经济学视域下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小溪;幼儿园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叶绍灿;高校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播;基于中国传统道德自觉的教师专业伦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张婷;中小学教师专业伦理负面清单的研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9年

3 刘瑶;校园欺凌的伦理症结与对策[D];南京大学;2019年

4 贺春虎;社会工作学生在实习中的困境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5 张军红;四川省高校教师专业伦理认同度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年

6 朱惠娟;专业伦理教育与大学德育改革[D];湖南工业大学;2014年

7 安方琪;师范生专业伦理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8 梅少波;美国职前教师专业伦理教育途径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姜仁建;教师合作中的专业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万小娟;中学教师专业伦理素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91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5891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