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初论

发布时间:2020-12-21 21:47
  实现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目前我国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育割裂,主要表现为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的割裂、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割裂、大中小学各学段教育的割裂、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割裂。要实现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衔接,必须纠正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理念,澄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代价值的模糊认识,构建一体化的制度支持体系,同时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文章来源】:高等教育研究. 2019年02期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实现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的现实意义
    1.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2.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是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3.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是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统性决定的
二、教育割裂:当前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1.教育方法与教育内容的割裂
    2.教育手段与教育目的的割裂
    3.大中小学各学段教育的割裂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割裂
三、更新教育理念, 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模式
    1.纠正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主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
        第一, 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教育传统精神和德性教育传统。
        第二, 把握教育的完整性, 实现工具性教育与价值性教育的统一。
        第三, 要高扬教育的理想主义精神。
    2.澄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现代价值的模糊认识
    3.深化教育衔接, 构建一体化的制度支持体系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科技发展新趋势看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J]. 张应强,张洋磊.  高等教育研究. 2017(12)
[2]从生活空间到文化空间:现代大学书院制如何可能[J]. 张应强,方华梁.  高等教育研究. 2016(03)
[3]苏北地区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调查及教育模式探究[J]. 黄瑜,朱媛媛,种海燕,张玉勤.  考试周刊. 2014(12)
[4]大学教师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基于某大学的问卷调查[J]. 吴薇.  煤炭高等教育. 2007(06)
[5]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为刘亚敏《大学精神探论》而作[J]. 张应强.  高等教育研究. 2006(07)
[6]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观而不是一种教育模式[J]. 文辅相.  高等教育研究. 2000(03)
[7]培养有理想的人──世纪之交对德育的一点思考[J]. 鲁洁.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9(02)
[8]实然与应然两重性:教育学的一种人性假设[J]. 鲁洁.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8(04)
[9]华文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J]. 潘懋元,张应强.  高等教育研究. 1998(03)
[10]我国本科教育目标应当作战略性调整——“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系统和规格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摘要[J]. 文辅相.  高等教育研究. 1996(06)



本文编号:2930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930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e5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