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青女子教育思想评述
本文关键词:苏青女子教育思想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苏青(1914-1982年)是上海沦陷时期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结婚十年》、《歧途佳人》及散文集《浣锦集》等很多作品都是围绕女性生活而写。苏青根据切身体验,站在女性的角度,对我国的女子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见解,至今读来仍令人深思。 本文在绪论部分就苏青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意义做了简要说明:苏青的女子教育思想为探讨我国近代女子教育提供了一个客观的视角;苏青的女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些观点对现今的女子教育仍有可借鉴之处。其次通过对课题研究现状的介绍和分析,发现其女子教育思想却鲜为人知少有人涉猎。本研究以微观的角度考察凡俗人生中平凡女性世俗的女子教育思想;跳出教育家的樊篱,以受教育的个体的教育经历和体会出发来审视教育;跳出教育文本从文学文本中探究教育思想的发展理路。 论文正文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苏青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及苏青的受教育经历。苏青生活的时代正是中国本土文化深受西方文化冲击的时代,这一时代接受了教育的知识女性在新旧文化的双重影响下,既向往新女性的独立和自由,又摆脱不了自身所受传统文化的禁锢,使得她们面临着新的困惑和挑战。苏青便是其中的一员。 第二部分我们通过对苏青作品的挖掘呈现了苏青鲜为人知的女子教育思想。首先她通过自己的作品向人们透视了新女性的两难处境:知识女性面临家庭与社会之抉择的矛盾,出走“娜拉”们的困境,其次,苏青以己身体验为出发点批判了我国二十世纪初的女子教育:反对“男女平等”;批判我国二十世纪初女子教育的男性化特征。最后苏青尝试寻找女性人生的新出路:培养经济自立、人格独立及家庭责任兼备的完美女性;结婚养孩子的职业化;“因性施教”教育观;“因材施教”——家政常识教育与职业教育;女性的生理卫生教育。 第三部分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苏青的女子教育思想给与尽可能客观公正全面的评价。挖掘出苏青女子教育思想中的积极的一面:现实性、独特性、超前性,为改进现今的女子教育提供借鉴的依据,同时应认识到苏青女子教育思想中消极的一面:不彻底性、矛盾性、空想性,进而在实际研究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第四部分,基于对苏青女子教育思想的研究,提出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承认和接受女性的天然责任并以此为荣誉;注重女性自我反思;法律上确定女性劳动的社会价值,保障女性的自主权利;改变女子教育的男性化特征,关注女性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苏青 女子教育 妇女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52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一、绪论8-11
- (一) 选题意义8-9
- (二) 研究现状9-11
- 二、苏青女子教育思想形成的背景11-22
- (一) 时代背景11
- (二) 社会环境文化背景11-14
- 1. 宁波-苏青女子教育思想的孕育地11-13
- 2. 上海-苏青女子教育思想的成熟地13-14
- (三) 苏青的教育轨迹14-22
- 1. 江南开明士绅家庭中的女孩14-18
- 2. 学校中的女学生18-22
- 三、教育思想22-36
- (一) 透视新女性的两难处境22-24
- 1. 知识女性面临家庭与社会之抉择的矛盾22-23
- 2. 出走"娜拉"们的困境23-24
- (二) 以己身体验为出发点批判我国二十世纪初的女子教育24-29
- 1. 反对"男女平等"24-26
- 2. 批判我国二十世纪初女子教育的男性化特征26-29
- (三) 尝试寻找女性人生的新出路29-36
- 1. 培养经济自立、人格独立及家庭责任兼备的完美女性29-30
- 2. 结婚养孩子的职业化30-32
- 3. "因性施教"教育观32-33
- 4. "因材施教"——家政常识教育与职业教育33-34
- 5. 女性的生理卫生教育34-36
- 四、对苏青女子教育思想的评价36-41
- (一) 苏青女子教育思想的进步性36-38
- 1. 现实性36-37
- 2. 独特性37
- 3. 超前性37-38
- (二) 苏青女子教育思想的局限性38-41
- 1. 不彻底性38-39
- 2. 空想性39
- 3. 矛盾性39-41
- 五、对当今女子教育的启示41-45
- (一) 承认和接受女性的天然责任并以此为荣誉41-42
- (二) 注重女性自我反思42
- (三) 法律上确定女性劳动的社会价值,保障女性的自主权利42-43
- (四) 改变女子教育的男性化特征,关注女性的身心健康43-45
- 结语45-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51-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成年;论苏青创作中独特的女性视角[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2 徐晓芳;;苏青散文浅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刘光磊;论《四明日报》的立场、言论和新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年04期
4 孙丽玲;;20世纪40年代的都市女性写作——张爱玲苏青创作论[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刘艳;市民文化的女性言说——张爱玲、苏青创作品格论[J];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刘聪;;人性视阈中的女性关怀——梁实秋的女性观[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6年03期
7 张家平;两种观照——张爱玲与苏青作品比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史静寰;现代西方女性主义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余子明;从乡村到都市:晚清绅士群体的城市化[J];史学月刊;2002年08期
10 竺菊英;近代宁波商业发展述评[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成秀萍;颠覆父权体制的女性书写——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张爱玲的小说[D];苏州大学;2001年
2 李凤兰;中国现代女性小说女性意识的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任静;海派女作家笔下的上海生活[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贺绍华;四十年代女作家笔下的都市人生[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罗毅霞;从女性主义角度比较张爱玲王安忆的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段金花;鲁迅与张爱玲的女性观比较[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单宏月;张爱玲女性意识的内省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岩;苏青创作的市民情结[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闫东艳;张爱玲小说创作中的女性世界[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10 汪贵霞;苏青长篇小说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苏青女子教育思想评述,,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295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