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无聊状态的关系——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
发布时间:2021-02-10 11:21
为了探讨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无聊状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及作用机制,以299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问卷调查,建构中介模型检验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生命意义感、无聊状态、心理弹性两两显著相关(p<0.01)。其中,追求生命意义、积极生命态度分别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与无聊状态呈负相关;消极生命态度、生命无归属感分别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与无聊状态呈正相关;心理弹性与无聊状态呈负相关。(2)生命意义感与无聊状态不仅能直接互相预测,还可通过心理弹性间接互相预测。可见,生命意义感直接影响无聊状态与心理弹性;心理弹性直接影响无聊状态同时又被无聊状态反制约;心理弹性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文章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二) 研究工具
1. 大学生无聊状态量表[24]:
2. 心理弹性量表 (CD-RISC) [25]:
3. 生命意义感量表[26]:
(三) 施测与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 生命意义感、心理弹性与无聊状态的相关分析
(二)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分析
(三) 无聊状态的反作用分析
四、讨论
(一) 生命意义感与无聊状态、心理弹性的关系
(二) 心理弹性的部分中介效应
(三) 本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弹性对大学生无聊状态及学习倦怠的影响[J]. 谭华玉,黄喜珊.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2]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J]. 向思雅,魏绮雯,郑少丹,杨慧,李炳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间中介作用[J]. 姚梦萍,贾振彪,陈欣,焦珊珊.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3)
[4]大学生无聊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赵鑫,李莹莹,金佳,金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5]生命教育视阈下团体心理辅导课的设计[J]. 苏元元. 前沿. 2014(Z8)
[6]高职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 王杰法,王丽.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7]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在有或无应激情景下的注意偏向特点[J]. 陶云,张莎,唐立,刘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3)
[8]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J]. 周浩,王琦,董妍.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1)
[9]“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10]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
博士论文
[1]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杨海.第四军医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无聊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李璐.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2]大学生无聊状态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D]. 张慧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3]生命意义感对大学生无聊倾向性的影响[D]. 彭维.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意义治疗团体方案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D]. 贺绵香.云南师范大学 2011
[5]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D]. 滕秀杰.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7277
【文章来源】:教育学术月刊.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研究方法
(一) 被试
(二) 研究工具
1. 大学生无聊状态量表[24]:
2. 心理弹性量表 (CD-RISC) [25]:
3. 生命意义感量表[26]:
(三) 施测与数据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 生命意义感、心理弹性与无聊状态的相关分析
(二) 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分析
(三) 无聊状态的反作用分析
四、讨论
(一) 生命意义感与无聊状态、心理弹性的关系
(二) 心理弹性的部分中介效应
(三) 本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弹性对大学生无聊状态及学习倦怠的影响[J]. 谭华玉,黄喜珊.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4)
[2]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J]. 向思雅,魏绮雯,郑少丹,杨慧,李炳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4)
[3]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在无聊感与手机依赖行为间中介作用[J]. 姚梦萍,贾振彪,陈欣,焦珊珊. 中国学校卫生. 2016(03)
[4]大学生无聊倾向对学习倦怠的影响: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 赵鑫,李莹莹,金佳,金戈.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6(01)
[5]生命教育视阈下团体心理辅导课的设计[J]. 苏元元. 前沿. 2014(Z8)
[6]高职学生体验式生命教育课程的实证研究[J]. 王杰法,王丽.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7]不同心理弹性大学生在有或无应激情景下的注意偏向特点[J]. 陶云,张莎,唐立,刘艳.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3)
[8]无聊:一个久远而又新兴的研究主题[J]. 周浩,王琦,董妍.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1)
[9]“无聊”的心理学研究述评[J]. 黄时华,张卫,胡谏萍.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10]心理弹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述评[J]. 马伟娜,桑标,洪灵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01)
博士论文
[1]军校新生心理弹性因素及心理训练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 杨海.第四军医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无聊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 李璐.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6
[2]大学生无聊状态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研究[D]. 张慧超.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
[3]生命意义感对大学生无聊倾向性的影响[D]. 彭维.南京师范大学 2012
[4]意义治疗团体方案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干预研究[D]. 贺绵香.云南师范大学 2011
[5]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D]. 滕秀杰.首都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272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027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