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课程地图的意义和绘制程序

发布时间:2021-03-20 21:24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越来越需要教师以设计者的身份参与学校课程建设,并推动学校课程的完善。绘制课程地图对促进学校课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提升教师作为课程设计者的意识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诞生于美国的课程地图可分为生成性课程地图与计划性课程地图两种视角,前者侧重"记录",后者侧重"规划"。这两种视角对应不同的课程地图类型,为不同需求的学校和教师提供了多种绘制选择。在实际绘制过程中,生成性地图与计划性地图大致上遵循同样的绘制程序,且二者之间可以实现相互转化,进而帮助教师改进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并在绘制中实现专业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科研. 2019,(02)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课程地图兴起的背景
    (一) 国外课程地图的诞生与兴盛
    (二) 国内课程地图的引进与探索
二、课程地图的视角与类别
    (一) 课程地图的分类视角
    (二) 课程地图的不同类别与特点
三、绘制课程地图的价值
    (一) 绘制课程地图是反映真实课程样貌的方式
    (二) 绘制课程地图是实现课程整合连贯的路径
    (三) 绘制课程地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
四、绘制课程地图的程序
    (一) 生成性课程地图的绘制程序
        1. 搜集资料, 呈现课程的真实样貌
        2. 阅读地图, 寻找需要调整的地方
        3. 分享资讯, 报告个人观点与发现
        4. 集体讨论, 分析小组报告的结果
        5. 确定可以立即修正的内容
        6. 确定需要长期研究和发展的内容
        7. 持续讨论与检视
    (二) 计划性课程地图的绘制注意事项
    (三) 生成性课程地图与计划性课程地图的相互转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地图的构建[J]. 李志伟,罗胡英,林振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17(03)
[2]基于成果导向和课程地图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优化——以采矿工程专业为例[J]. 彭苏萍,朱亚旭,樊金璐,宋梅.  煤炭经济研究. 2017(02)
[3]高校课程地图的理念、要素与特征:基于台湾经验[J]. 季诚钧,张亚莉.  中国高教研究. 2015(12)
[4]基于课程地图的计算机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的制订[J]. 高敬阳,朱群雄,尤枫,胡伟.  中国大学教学. 2015(12)
[5]质量视野中的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基于台湾东华大学的案例[J]. 王春梅,陆珂珂.  复旦教育论坛. 2014(03)
[6]台湾高校课程地图对大陆课程地图发展的启示[J]. 巩建闽,萧蓓蕾.  中国高教研究. 2014(05)
[7]基于课程地图的开放大学专业建设——以信用管理专业为例[J]. 周素萍.  天津电大学报. 2013(02)
[8]自动化专业课程地图的建设分析[J]. 李大字,朱群雄,李宏光.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2(08)
[9]国外高校课程地图探析[J]. 柯晓玲.  高教探索. 2012(01)
[10]加拿大和英国医学院校的课程地图[J]. Timothy G Willett,梅人朗.  复旦教育论坛. 2010(03)



本文编号:30916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0916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8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