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文化身份差异及其体认

发布时间:2021-03-21 07:55
  学生的文化身份表征了学生因地域来源、家庭来源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文化差异特质。既往教学多把学生固化为知识学习者,对学生的文化身份差异视而不见,很少考虑学生文化差异对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制约作用,甚至偏离使学生成为文化卓越者的功能与价值。正确体认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化身份差异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寻求对学生身份文化差异的理性重构,是突破囿于知识传递教学的缺陷、寻求教学改进的可能路向。这需要教师以与"他者文化"和谐相处的文化工作者身份对待教学,以移情性文化理解者理解学生,以文化引领与构建的责任担当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构建。 

【文章来源】: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对学生知识学习者的角色固化及其文化身份差异的遗忘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文化身份差异的表征
    (一) 不同家庭社会背景来源形成的学生文化身份差异
    (二) 不同地域来源形成的学生文化身份差异
    (三) 不同民族来源形成的学生文化身份差异
三、课堂教学缺失对学生文化身份差异理性体认产生的问题
    (一) 教师容易对学生产生文化偏见
    (二) 学生被固化知识学习者、接受者, 甚至是知识灌装的接纳器
    (三) 教学被异化为知识教学, 远离教学促进学生成为文化卓越者的功能与价值
四、体认课堂教学中学生文化身份的可能策略
    (一) 引导教师确立和体认其作为文化工作者这一新的角色
    (二) 教师要学会用移情性理解的方式去理解学生的文化身份
    (三) 培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学生进行文化改造重构的行动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教育公平”观与教师教育转型[J]. 石艳,崔宇.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8(05)
[2]教学作为知识传递实践:历史贡献与问题检视[J]. 程良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寒门学子的教育奋斗与社会上升——历史社会学视角[J]. 周勇.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4]新教育公平引论——基于我国教育公平模式变迁的思考[J]. 程天君.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2)
[5]知识传递与文化交往:课堂教学的路径审思[J]. 程良宏.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6]教育者应当在学科、社会和学生的文化中找到联结[J]. Joyce E.King,闫予沨,王成龙.  教育学报. 2014(06)
[7]文化敏感性教学:理解“外来者”、“少数人”和“沉默者”[J]. 程红艳.  南京社会科学. 2013(03)
[8]从教学方法到教学方法论——兼论现代教学转型过程中的方法论转换[J]. 李政涛.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8(31)
[9]意识形态与课程——论阿普尔的课程文化观[J]. 黄忠敬.  外国教育研究. 2003(05)



本文编号:30925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0925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1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