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教育投入: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指标及其嬗变
发布时间:2021-07-29 12:18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投入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指标体系日渐完善,评价的核心标准经历了从充足到公平再到效率的转变。教育投入充足性评价逐渐从比较分析转向供求分析,公平性评价逐渐从区域公平转向群体公平,效率性评价逐渐从外部效率转向内部效率。构建我国教育投入综合性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指标体系,要厘清各种评价标准、方法和指标的内涵、依据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考虑国情、评价标准的理解、数据的获得性和教育的类型与阶段等因素。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4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投入及其评价标准的嬗变
二、教育投入充足性评价:从比较分析到供求分析
三、教育投入公平性评价:从区域公平到群体公平
四、教育投入效率性评价:从外部效率到内部效率
五、我国教育投入综合性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教育经费充足问题的回顾与展望[J]. 陈晓宇.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1)
[2]技术效率分析中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 史君卿,吴敬学,窦以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08(S1)
[3]教育财政充足的探讨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J]. 黄斌,钟宇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01)
[4]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J]. 胡文国,吴栋. 当代经济科学. 2007(03)
[5]资源配置效率测度与前沿生产函数[J]. 盖国凤. 财经问题研究. 1998(11)
[6]资源配置效率标准的多元性与一致性原理──兼论帕累托效率标准[J]. 黄少安. 经济评论. 1995(03)
[7]教育投资内部效率探讨[J]. 袁连生,袁强. 教育与经济. 1991(02)
本文编号:3309308
【文章来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4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投入及其评价标准的嬗变
二、教育投入充足性评价:从比较分析到供求分析
三、教育投入公平性评价:从区域公平到群体公平
四、教育投入效率性评价:从外部效率到内部效率
五、我国教育投入综合性评价的标准、方法和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教育经费充足问题的回顾与展望[J]. 陈晓宇. 教育发展研究. 2012(01)
[2]技术效率分析中的主要方法及其比较研究[J]. 史君卿,吴敬学,窦以文. 农业经济问题. 2008(S1)
[3]教育财政充足的探讨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性[J]. 黄斌,钟宇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8(01)
[4]资源配置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我国不同性质工业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分析[J]. 胡文国,吴栋. 当代经济科学. 2007(03)
[5]资源配置效率测度与前沿生产函数[J]. 盖国凤. 财经问题研究. 1998(11)
[6]资源配置效率标准的多元性与一致性原理──兼论帕累托效率标准[J]. 黄少安. 经济评论. 1995(03)
[7]教育投资内部效率探讨[J]. 袁连生,袁强. 教育与经济. 1991(02)
本文编号:3309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309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