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出入口设计探究
发布时间:2021-07-29 18:31
中小学校的出入口既是一所学校建筑的重要形象,又关系到中小学生每天进出学校的安全。在中小学校建筑设计中,针对中小学生的独特行为特征,文章从使用功能、交通安全和消防疏散等方面阐述了出入口设计的原则,以利于为中小学生的成长创造一个安全、舒适、健康的环境。
【文章来源】: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中小学校场地布置图
根据中小学校出入口设计的原则,设计者对于项目概况和基地条件进行仔细研究,首先,确定了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位于场地东北侧。从功能上而言,这里设置的主要出入口与教学建筑、行政办公建筑联系紧密。此处由于多控线的退让,可以使主出入口前有比较宽敞的场地,作为校门前的接送广场,同时还可以营造出一个较大气的主入口形象。其次,设计者在场地的东南侧设置学校次要出入口,可以配合管理方式,与主要出入口一起承担学生上学、放学时的疏散,既方便快捷,又能缓解单个出入口集中进出的压力。最后,场地西侧的秦岭路上可以结合运动场地和食堂等后勤服务功能设置后勤出入口,教师车辆可以从后勤出入口进出,避免与学生人流的交叉,减少人车混杂的危险性。实例2:如图5所示,该项目规划用地近4万平方米,其北侧为车流量比较大的城市主干道、其他三侧皆为城市次干道。城市干道有大量的汽车噪音,所以将运动区置于地块的西侧和北侧,有效隔离城市次干道带来的噪音污染源,使教学区形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该场地设置两个出入口。北侧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不适合设置出入口,南侧设置主要出入口,西侧设置次入口兼做后勤出入口。其场地设计采用人车分流体系,机动车道沿着外围布置,内部完全为人行体系,仅在消防紧急情况下通行机动车。在主要出入口的区域布置一部分机动车停车位,以备家长接送时候的临时停车位。在场地西侧的次要干道上,设置两个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校内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停车直接从校前进入地下车库,完全不打扰校内的步行体系。人车分流体系既满足了停车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校园交通的安全。
实例2:如图5所示,该项目规划用地近4万平方米,其北侧为车流量比较大的城市主干道、其他三侧皆为城市次干道。城市干道有大量的汽车噪音,所以将运动区置于地块的西侧和北侧,有效隔离城市次干道带来的噪音污染源,使教学区形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该场地设置两个出入口。北侧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不适合设置出入口,南侧设置主要出入口,西侧设置次入口兼做后勤出入口。其场地设计采用人车分流体系,机动车道沿着外围布置,内部完全为人行体系,仅在消防紧急情况下通行机动车。在主要出入口的区域布置一部分机动车停车位,以备家长接送时候的临时停车位。在场地西侧的次要干道上,设置两个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校内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停车直接从校前进入地下车库,完全不打扰校内的步行体系。人车分流体系既满足了停车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校园交通的安全。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中小学防灾避难设计策略初探[D]. 何力.重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09835
【文章来源】: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中小学校场地布置图
根据中小学校出入口设计的原则,设计者对于项目概况和基地条件进行仔细研究,首先,确定了学校主要出入口的位置位于场地东北侧。从功能上而言,这里设置的主要出入口与教学建筑、行政办公建筑联系紧密。此处由于多控线的退让,可以使主出入口前有比较宽敞的场地,作为校门前的接送广场,同时还可以营造出一个较大气的主入口形象。其次,设计者在场地的东南侧设置学校次要出入口,可以配合管理方式,与主要出入口一起承担学生上学、放学时的疏散,既方便快捷,又能缓解单个出入口集中进出的压力。最后,场地西侧的秦岭路上可以结合运动场地和食堂等后勤服务功能设置后勤出入口,教师车辆可以从后勤出入口进出,避免与学生人流的交叉,减少人车混杂的危险性。实例2:如图5所示,该项目规划用地近4万平方米,其北侧为车流量比较大的城市主干道、其他三侧皆为城市次干道。城市干道有大量的汽车噪音,所以将运动区置于地块的西侧和北侧,有效隔离城市次干道带来的噪音污染源,使教学区形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该场地设置两个出入口。北侧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不适合设置出入口,南侧设置主要出入口,西侧设置次入口兼做后勤出入口。其场地设计采用人车分流体系,机动车道沿着外围布置,内部完全为人行体系,仅在消防紧急情况下通行机动车。在主要出入口的区域布置一部分机动车停车位,以备家长接送时候的临时停车位。在场地西侧的次要干道上,设置两个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校内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停车直接从校前进入地下车库,完全不打扰校内的步行体系。人车分流体系既满足了停车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校园交通的安全。
实例2:如图5所示,该项目规划用地近4万平方米,其北侧为车流量比较大的城市主干道、其他三侧皆为城市次干道。城市干道有大量的汽车噪音,所以将运动区置于地块的西侧和北侧,有效隔离城市次干道带来的噪音污染源,使教学区形成一个相对安静的区域。该场地设置两个出入口。北侧城市主干道车流量大,不适合设置出入口,南侧设置主要出入口,西侧设置次入口兼做后勤出入口。其场地设计采用人车分流体系,机动车道沿着外围布置,内部完全为人行体系,仅在消防紧急情况下通行机动车。在主要出入口的区域布置一部分机动车停车位,以备家长接送时候的临时停车位。在场地西侧的次要干道上,设置两个地下车库的出入口,校内教师和后勤服务人员的停车直接从校前进入地下车库,完全不打扰校内的步行体系。人车分流体系既满足了停车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校园交通的安全。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中小学防灾避难设计策略初探[D]. 何力.重庆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3098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309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