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音乐视唱练耳“雨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01 20:30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当今教育更趋于高质量、高效率。文章以岭南音乐汉乐名曲《出水莲》为例,认为通过"雨课堂"教学,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缓解扩招后大班授课的教学矛盾,保证应有的教学质量,从而实现岭南音乐视唱教学的高效学习。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雨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
(二) 课前教学
(三) 课堂教学
(四) 课后教学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J]. 孙曙辉,刘邦奇,李新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Z1)
[2]"扩招"后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初探[J]. 林松源.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3]《汉乐》“六十八”板的曲式及其变体[J]. 王卓模. 中国音乐. 1988(01)
本文编号:3668128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雨课堂”的教学实践
(一) 智慧教学工具———“雨课堂”
(二) 课前教学
(三) 课堂教学
(四) 课后教学
三、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数据时代智慧课堂的构建与应用[J]. 孙曙辉,刘邦奇,李新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Z1)
[2]"扩招"后的视唱练耳教学模式初探[J]. 林松源.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4(04)
[3]《汉乐》“六十八”板的曲式及其变体[J]. 王卓模. 中国音乐. 1988(01)
本文编号:3668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366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