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代内涵及其实现途径

发布时间:2024-12-19 01:38
   马克思以实践性立场论述了劳动教育的现实必要性。当前,要在马克思劳动教育思想的现代阐释基础上,针对现实存在的诸如认识、机制、责任和保障等方面问题,深刻认识和把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的具体阐释,把服从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出发点与归宿,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借助社会、产业平台,大力开展合作教育,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劳动意识与态度,磨砺意志品质,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的基础作用得以充分彰显。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经典理论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的基本原理
    (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时代内涵
    (一) 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论述与发展
    (二)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大生产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有效载体
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实践探索
    (一)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我国的发展过程
    (二) 当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惑及原因
四、新时代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
    (一) 落细落实习近平有关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
    (二) 借助社会力量, 大力开展合作教育
    (三)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本文编号:40174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0174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2c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