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01 02:11
为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相结合,对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及其在性别、年级、生源类型和家庭所在地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统计分析,探索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得出计算机深层型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从而提出提升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合理化建议。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人口学差异
2.2.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2.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2.2.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生源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2.2.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分析
2.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2.3.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2.3.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与计算机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
3 研究结论及讨论
3.1 高职学期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点
3.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3.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4 建议
4.1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引导与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4.2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4.3 构建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4.4 研制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线上资源
4.5 开展幼师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试讲比赛
本文编号:4038782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工具
1.3 数据处理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2.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总体情况
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不同人口学差异
2.2.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性别上的差异分析
2.2.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分析
2.2.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生源类型上的差异分析
2.2.4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在家庭所在地上的差异分析
2.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
2.3.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2.3.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与计算机学习动机的回归分析
3 研究结论及讨论
3.1 高职学期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特点
3.2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人口学变量分析
3.3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计算机学习动机与计算机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4 建议
4.1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引导与职业规划》课程体系
4.2 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4.3 构建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课程体系
4.4 研制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线上资源
4.5 开展幼师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试讲比赛
本文编号:40387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038782.html
上一篇:试析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反哺”意蕴与路径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