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是民族地区青少年需要面对的双重认同问题,树立正确的民族认同观与国家认同观直接关系到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国家的稳定。在对新疆南疆地区2116名青少年进行比较研究后发现: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国家认同较民族认同相比表现得更为积极,与汉族青少年相比,他们的国家认同较低而民族认同较高;国家认同的形成会提升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民族认同;来自县镇和城市的青少年群体在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上都较高,而农村的相对较低;父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子女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就越高。
【作者单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陇东学院教育学院;
【关键词】: 维吾尔族 青少年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新疆南疆地区青少年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06XMZ00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分类号】:G527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十分复杂。在一些情况下,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在一些情况下二者又相互矛盾,相互影响。当二者的关系协调一致、相互促进时,就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而当二者之间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时,就会影响民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丛斌;闵维方;;家庭经济和文化资本对子女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1期
2 王嘉毅;常宝宁;丁克贤;;新疆南疆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调查[J];新疆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3 拜合提亚尔·吐尔逊;现代农村维吾尔族家庭规模与结构、家庭关系及家庭功能初探[J];西域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耀;李娟;;人类语言发展与制度调适——兼评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王建平;李董平;张卫;;家庭经济困难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应对效能的补偿、中介和调节效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3 姚学丽;;回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唐春生;;宋初对夔州路的少数民族政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5 齐顺利;;文化统战视角下的泛突厥主义悖论分析[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6 胡蕾蕾;邱荣超;;浅论家庭职业背景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1期
7 马树华;;宁夏高校大学生宗教信仰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宁夏大学生为例[J];大家;2012年11期
8 冯晓杭;于冬;;城市贫困儿童:问题现状与解决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李娟;龙四古;;人类语言发展与制度调适——兼评中国现行外语教育制度[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焦春华;;多元文化 多样发展——民族冲突的启示和世界的选择[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伟梁;;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李晓霞;;国家政策对族际婚姻状况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高芳;董西彩;李媛;陈怀川;;乌鲁木齐市民族关系现状调查与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何其敏;;民族教育选择的张力——以回族阿拉伯语学校为个案[A];当代中国民族宗教问题研究(第一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鹏;认同视角下的欧盟语言政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郑祥荣;城市家庭体育模式及其形成机制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贺琳凯;新中国民族关系与民族政策的互动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4 李笑频;民族民间艺人生活的苦乐原则[D];云南大学;2010年
5 祝志芬;中国义务教育福利制度的发展及其完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赵红霞;影响初中生学业成绩差异的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吐尔地·卡尤木;维村社会的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张洪春;少数民族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李宪印;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非农收入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0 卓么措;藏传佛教艺术传承中信息技术应用的价值定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晓君;中国寻根文学与拉美土著文学的联系[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曾淑军;语言教育与社会区隔的生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阿艳芳;竞争与公平:优质高中教育机会差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素云;民族福利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薛莉;传统到现代:南京流动回族族际通婚观念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6 姜慧文;商品型住宅小区的社区认同调查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吴海云;当代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8 张燕;吐鲁番木卡姆的社会功能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9 彭修建;清代伊犁维吾尔族移民经济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0年
10 梁俊颖;大连地区朝鲜族与韩国迁移者的民族认同比较[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生全;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郭丛斌,丁小浩;高等教育跨越职业代际效应的作用[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3 谢作栩,罗奇萍;闽、湘、川3省社会阶层高等教育机会差异的初步调查[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4 郭丛斌;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中国的验证[J];教育与经济;2004年03期
5 薛晓源,曹荣湘;文化资本、文化产品与文化制度——布迪厄之后的文化资本理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01期
6 潘彭丹,余期江;浅析当前阶层分化对高等教育机会获得的影响[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7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晶;11至20岁青少年的国家认同及其发展[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洋;;新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地区维吾尔族语言态度探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朱贺琴;;维吾尔族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中的文化生态[J];西北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3 白芸玮;;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认同感的调研[J];华章;2011年09期
4 寇紫遐;;维吾尔语言文字广告表达与其风俗习惯关系初探[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吴楚克;王倩;;认同问题与跨界民族的认同[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楼望皓;;}岫宓慕蒣J];新疆人大(汉文);1997年10期
7 阿布力米提·买买提;维吾尔族色彩审美观及所表现的民俗文化现象[J];青海民族研究;2004年02期
8 师迎新;;只是葡萄 它还年轻[J];东西南北(大学生);2005年08期
9 马燕;;共唱劳务协作大戏 携手打造发展“金桥”——农二师二十九团与喀什、和田等地区劳务协作凸显成效[J];兵团工运;2008年04期
10 蒋风;王慈;;谚语与格言[J];中国民族;197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新疆村”课题组;;“新疆村”的现状及其经营活动[A];城市中的少数民族[C];2001年
2 武丽君;滕玉芬;刘晖;刘芳;库尔班江;龚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特点[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库热西江·托呼提;肉仙古丽;哈木拉提·吾甫尔;库热西·玉努斯;;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RhD阴性人群家系调查与系普分析[A];遗传学进步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阿依克孜·卡德尔;吐尔根·依布拉音;;古代维吾尔文献数字化浅谈[A];中文信息处理前沿进展——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五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唐和年;杜宇奎;张总刚;李明;刘筠;郭永忠;阿不拉江;郭盛;马中原;阿依别克;;汉族与维吾尔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胸心血管外科学术会议暨2007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青年医师论坛论文集心血管外科分册[C];2007年
6 李丹;王昕;王淑梅;楼雅卿;章国良;;中国人群CYP3A5与MDR1基因多态性对葡萄柚汁所致尿6β-OHF/C比值变化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徐臻荣;童秀珍;曾朝新;;和田棉纺厂维吾尔族职工营养调查报告[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8 库热西江·托乎提;哈木拉提·吾甫尔;伊力哈木江·沙比提;;中国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Rh血型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9 魏兰;洪切木;;维吾尔族和汉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危险因素比较及健康指导[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10 布艾加尔·哈斯木;马依彤;汤宝鹏;郑红梅;;维汉民族住院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影响因素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11次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河;温情送关爱[N];楚雄日报(汉);2009年
2 记者 林春生;铜陵干部结对帮扶特殊少儿[N];安徽日报;2009年
3 记者 徐志蔚;市关工委六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N];朝阳日报;2010年
4 王丹 曹平平;壹元基金经开绽放[N];吉林日报;2011年
5 宁武县关工委;关爱从这里升华[N];忻州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卢莎;元宝区的特殊青少年群体扶助站[N];辽宁日报;2008年
7 韩然;筹资736万元温暖困难青少年群体[N];沈阳日报;2007年
8 记者 陈静 实习记者 吴扬雪;广西北部湾少年儿童手拉手共成长[N];钦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王欢;七市破题 让6类孩子告别阴霾[N];四川日报;2010年
10 记者 吕会生;全市共青团“服务青少年月”活动正式启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佟春霞;文化殊异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张宝成;磨合与交融:呼伦贝尔巴尔虎蒙古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阿布都哈德(Abduqadir Semet);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周文;佤族心理认同的代际差异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胡云生;河南回族社会历史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9 时春丽;俄罗斯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0 卡丽比努尔·买买提;维吾尔族精神民俗审美文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景梅;西安回族的民族认同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李海淑;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3 赵北扬;民族学校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建构[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贾英仙;散杂居回族青少年民族认同的教育人类学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阿依努尔;新疆维、哈民族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庆奎英;当代新疆维吾尔人的人生礼仪与宗教认同[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覃健;地方叙事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喇维新;西北回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心理健康与高教管理策略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金兰;湖南维吾尔族民族认同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陈瑾;民族认同的语用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新疆南疆地区维吾尔族青少年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09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70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