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广西某高校430名一、二年级本科生为被试,采用"大学生自我概念问卷"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卷"研究了大学生自我概念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概念较积极,心理健康状况显著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2)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显著的双向预测作用,其中,大学生自我概念变量中的情绪自我、一般自我、人际自我和生理自我对心理健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变量中的抑郁、自卑、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对自我概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关键词】: 自我概念 心理健康状况 大学生心理 人际关系敏感 预测作用 人际自我 心理健康研究 抑郁 互动关系 自卑
【分类号】:B844.2
【正文快照】: 一、问题提出大学生的自我概念(self concept)是当代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意指大学生个体对自己人格的觉知,是个体感受和理解自己各个层面的方式(Hogan,1983),可能是正确、积极的,也可能是偏倚、消极的。大学生的自我概念不仅影响他们现实的行为方式和对过去经验的解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智勇,罗珊红;大学生SCL-90量表测查结果的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年02期
2 王振宏!745000,梁三才!745000;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3期
3 井卫英;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概念之关系[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范存欣,马绍斌,林汉生,王惠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林,黄石卫;大学生创造性与人格的相关性研究报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2 时晓红;试论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金怡;姚本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与展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王军,朱存梅,赵峰;工科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6 黄石卫;369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及重要相关因素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7 胡晓东;中专卫校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8 梁津安;由一项心理调查看大学生焦虑缓解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9 余德锋;;浅析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卢绍君;;大学生学习策略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春艳;;民族地区大学生SCL-90评定分析[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王欣;;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测量工作的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3 黄丽娜;赵德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综述[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建文;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琰焱;网络影响下的高校德育变革[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窦东友;管理、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窦东友;现代教育、技术与英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朱炜;文化视域中的高校德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宏耀;高等院校与学生纠纷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聚华;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其职业成熟度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周洁;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丁庆建;大学生心理障碍运动处方的理论与方法体系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魏峰;大学生人格五因素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王浩;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及其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6 王平;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7 王静;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01年
8 王学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及其与自身心理健康状况、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侯阿冰;云南大学生人格理想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刘鲁蓉;大学生隐含知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敏;高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年06期
2 吕慧英;对军医大学本科生心理健康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3 张海钟,王云霞,骆焕国,赵志勇,王莉琳;师专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年01期
4 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Ⅱ.大学生自我概念维度的因素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5期
5 范存欣,马绍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结果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8年04期
6 胡胜利;高中生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心理学报;1994年02期
7 张迪然,郑勇,屠礼红,陈修明,徐文军,张迪功,郎燕;贵州省少数民族和汉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其个性因素分析[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7年02期
8 马惠霞,韩向明,张克让;大学生的个性因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年02期
9 赵靖平,沈其杰,郑延平;低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年02期
10 季建林,夏镇夷,徐俊冕;不同专业大学生SCL-90评定结果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0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育馥;人的社会化[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2期
2 ;自我[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3年06期
3 黄育馥;美国社会老年学理论浅谈[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11期
4 戴昭;;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J];江苏教育;1984年01期
5 VictorH·Mancinl;毛振明;;让学生参加决定来提高他们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介绍SDMA课[J];中国学校体育;1984年04期
6 瑞莉;;自我意识的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1985年06期
7 王雷泉;;阿拉斯特:《论自我之发展——苏非派的贡献》[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5期
8 雅布隆斯基;徐春裕;唐克蛮;;美国社会少年犯的性质和范围[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08期
9 M.H.弗朗斯,张伟远;职业教育——哲学和理论的阐述[J];教育与职业;1986年05期
10 罗廷俊 ,曲九红;美国境内中国人的心理健康状况[J];社会;198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栗继祖;;煤炭高校新生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张凤琳;王振勇;;重庆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及成因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冯涛;;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4 王玲;罗莉;;空中乘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陈建军;祝蓓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效应实验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段鑫星;;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分析与探讨[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7 王欣;;对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心理测量工作的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8 贾玉梅;;大学生心理档案的建立与实施构想[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9 张晓文;吴胜红;;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探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10 桑志芹;谈文娟;郭晋玲;邓旭阳;杜文东;姜宪明;马向真;江鸿;朱逢久;吴继霞;孟庆恩;吴正国;周平;崔景贵;谢钢;夏纪林;周春开;周围;池忠军;;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初步分析[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达文;广告接受性别心理[N];中国工商报;2000年
2 林永和;大学生心理素质怎样[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中国人民大学 肖鸣政;“品性”:人才素质与健康成长的根本[N];光明日报;2000年
4 魏文风 王煜 王欣;心理健康离大学生有多远[N];河北日报;2000年
5 程来节;武警浙江总队编织“两网”解难题[N];人民日报;2000年
6 记者 王娜梅;北京史家胡同小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N];人民日报;2000年
7 齐加云;抵御焦虑[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8 汤江峰;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N];大众卫生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袁新文;中小学心理健康必修的一课[N];光明日报;2001年
10 小娉;CEO你的心理健康吗[N];科学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媛;大学生自立意识的初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2 尹立;精神分析与佛学的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3 徐冰;两面性与真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苏雪云;超常高中生自我意识及其对情绪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肖e
本文编号:4780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7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