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消长与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韩课程改革问题探讨
本文关键词: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消长与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韩课程改革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制约着课程观念的形成、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与经验的选择和课程实施手段等各个方面。日本和韩国由于特殊的政治环境,二战后经历了美国异质文化与本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对撞。20世纪80年代,日韩两国开始反思自己的课程改革步伐,课程政策的独立性和特殊性逐渐增强最终在顺应世界课程改革的潮流和考虑本国课程发展的现实的前提下,采取了一系列有本国特色的课程改革举措。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课程改革 美国 日本人 韩国 传统文化 异质文化 教育改革 教育课程 课程设置 课程目标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20世纪80年代,当英美国家开始反思本国文化的时候,日韩两国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具有本国特色的课程改革举措。日本政府在1985~1987年间接连提出4次教育改革审议报告,制定了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指导方针和指导要领。韩国政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连续进行了4次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婷;美日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程可拉,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百年发展轨迹的原因分析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3 周谊;国际视野下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9期
4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谢恩杰,宗丹;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新内容——野外拓展训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6 祝爱武;;基于学习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过程观[J];成人教育;2006年07期
7 任海宾;教科书话语之纬[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杨薇;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特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刘丽群;;论课程公平——一种社会学的视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王根顺,史学正;论高等学校课程的哲学基础[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中枢;学校课程管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勤;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匡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之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月茹;教科书内容属性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原青林;“教育活化石”的考释[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孙其华;创新精神培养与学校道德教育改革[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育真;德国的“双元制”教学模式在旅游职业学校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陈娜;澳大利亚新州高中毕业证书考试探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闫春梅;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论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仲全;高师公共课教育学教材知识结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6 沙德慧;微型化学实验与高师创新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伟涛;论高职德育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阳;高中物理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峻峰;高等师范地理复合型人才培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晓华;青海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诸惠芳;美国2000年国家教育标准和新课程计划[J];课程.教材.教法;1994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世隆;从中间性危机谈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缩短[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2 姚廷纲;战后美国经济危机周期的延长[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3 徐之河;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组织与管理[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孙宪钧;美国企业管理的发展及其特点[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5 梁兆民,徐启明;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6 ;泽丹斯教授夫妇谈人口问题[J];社会科学;1980年03期
7 郑伟民;周期缩短,危机频繁是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特点?[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8 周子亚;外层空间的法律地位和战略形势[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9 ;研究明清秘密社会史人员太少[J];社会科学;1980年04期
10 ;美国经济学家邹至庄谈计量经济[J];社会科学;198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启谈;;系统原则和高师课程改革[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2 叶一舵;;高师公共课心理学“六位一体”综合教改的实践和理论[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王应明;;面向21世纪的《数学模型》课程改革[A];1998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王建国;;论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我见[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5 陈翔鹤;曹敏;姚慧君;高西林;周宗团;张新伟;曲双为;;机械类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实践与体会[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6 苑国强;;山东工业大学“甩图板”工程初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启美;;现代图学教育改革的探索[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晓红;;机械类专业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探讨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9 陈桂芬;;关于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方向的调查报告[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吴淼;李闪;张光宇;;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A];面向21世纪的图学教育——第十二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三届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杨骞;校本课程开发应注意的问题[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山东省沂水县龙家圈中学 姚金明 孙纪芳;国外课程教材改革的特点[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记者 李建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启动[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技术学科组组长 黄汉升;依据新课程方案 建设新教材体系[N];中国教育报;2000年
5 北京市朝阳区华严里小学 郑瑛;美、日课程改革的启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6 大阪;日本中小学校园网发展迅速[N];中国教育报;2000年
7 本报记者 唐青林;校本课程:给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高耀彬 特约记者 贺斌;面向新世纪的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记者 李建平;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最后攻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10 本报记者 张玉玲;从改革课程方面实施“减负”[N];光明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余志文;香港校本课程发展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邬志辉;从教育现代化到教育全球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潘苏东;从分科走向综合[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彭泽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评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胡庆芳;美国高中课程发展研究——从失衡发展到基础振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郭宝仙;英语课程组织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烁;美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借鉴[D];河北大学;2000年
2 曾晓荣;我国中学生物课程改革的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3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黄爱锋;面向21世纪我国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发展的历史回顾、展望及改革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5 肖怀宝;高等师范院校物理系课程改革方向[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6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7 郑勇;深化课程改革的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8 吴品杉;“研究性学习”的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群林;中小学活动课程浅论[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关键词:传统文化与异质文化的碰撞、消长与平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韩课程改革问题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62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486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