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
本文关键词: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幸福?
【摘要】:正一、教育为了快乐吗?快乐主义伦理学把人们能够经验或感觉的快乐当做幸福,他们认为快乐具有绝对的价值,是人唯一被欲望的对象,所有其他能够实现快乐的事物都是实现快乐的工具或手段。但是,这就意味着把人的本性中道德、精神、伦理、价值观念甚至人性的优秀作为获得快乐的手段。人如何存在的伦理问题就变成了人如何获得快乐的心理问题。由此看来,
【关键词】: 美善;整体品质;使人;社会善;师范大学学报;
【分类号】:G521
【正文快照】: 一、教育为了快乐吗?快乐主义伦理学把人们能够经验或感觉的快乐当做幸福,他们认为快乐具有绝对的价值,是人唯一被欲望的对象,所有其他能够实现快乐的事物都是实现快乐的工具或手段。但是,这就意味着把人的本性中道德、精神、伦理、价值观念甚至人性的优秀作为获得快乐的手段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子盛;;《道德经》的光亮之——天下美善(1) “道”,是种多元化的价值观[J];老同志之友;2011年05期
2 麦志强;美善相谐 美善相长——人格建构的审美认识[J];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04期
3 江海天;;我国第一本初中生校园戏曲教材《美善天地》出版[J];戏文;2007年01期
4 成海鹰;;文艺伦理学的意义探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5 Sandra Sturtz Hauss;梁碧滢;;愿爱相随[J];疯狂英语(中学版);2008年01期
6 陈生永;;美与善的化身 刚与柔的典型——沙恭达罗形象浅析[J];韶关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7 韩书堂;简论古希腊的美育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宋雄华;论“尽善尽美”的美学内涵[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张鸿阁;论孔子的文艺观[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曾玲先;王船山美学三题[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毅;傅晓微;;“美善合一”是中国美学特点吗——60年美学的理论基石还是理论盲点(提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于润琦;;中国近代文学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近代化学术研讨会论文[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陈茜;;走在行知路上——省陶研会30周年会庆《行知伴我成长》论坛上发言[A];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成立30周年庆祝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秀萍;朱海燕;刘仲华;;论明清茶美学思想的内涵与特征[A];第六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摘要)[C];2010年
5 顾炳权;;茶与中国民间礼俗[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集(1994—1997)[C];1998年
6 詹石窗;;道教生命伦理与现代社会[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晨言;“美善财富榜”揭晓康佳再获“企业公民”殊荣[N];科技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宋广玉;“南京是一个美善之地”[N];南京日报;2008年
3 熊月之;近代关于上海城市特性的讨论[N];文汇报;2003年
4 蔡翔 周建国;睿谋持谦韧 美善致品臻[N];湖北日报;2010年
5 王和平;谦卑是感恩的起点 知恩是图报的基础[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孟海生 卫君翔;为绝唱而发浩歌[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炜琨;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2003大动作[N];法制日报;2003年
8 刘孟志 本报记者 刘之沛;创新流转机制[N];江西日报;2001年
9 范垂功;走出非道德化的误区[N];辽宁日报;2000年
10 陈[?如;广告,真情还是煽情?[N];文艺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2 马玉红;论梁实秋人文主义人生艺术追求与实践[D];兰州大学;2006年
3 严从根;在正当与有效之间—社会转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匕;美善相乐[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2 林岚;石涛画论中的艺术主体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孙晓文;失态与狂欢[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应根;美善合一[D];安徽大学;2002年
5 陈敏;融会“东”“西”的俄罗斯诗哲[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琼华;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模式[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唐;《诗经》的士大夫情感特质与审美趋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迎军;迟子建小说创作论[D];扬州大学;2004年
9 夏文峰;孙犁现实主义文学理论批评浅论[D];河北大学;2004年
10 丁蕾;立足德育管理对德育美学观的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13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2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