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7-07-08 12:09

  本文关键词: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更多相关文章: 课程论研究 反思 展望 课程理论 课程研究 本土化 理论与实践 理论体系 方法论体系 研究方法论


【摘要】:我国的课程论研究经历了理论储备期、独立时期与研究深化期,并在研究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构建、学科建设、课程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需要正确认识课程论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借鉴与批判、继承与创新、单一取向与综合取向、本土与世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问题。为了使我国的课程论研究在未来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未来的课程论研究应形成整体论的方法论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理论学科体系、凸显课程研究的本土化、促进课程理论之间的对话、唤醒研究者的反思意识以及注重对课程论的未来研究等。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课程论研究 反思 展望 课程理论 课程研究 本土化 理论与实践 理论体系 方法论体系 研究方法论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自1978年以来的三十年,我国课程论的研究取得了非常丰富的成果,发展更为迅速。经过1978至1989年的课程理论储备期,课程研究虽然没有独立出来成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却为课程论学科的建立做了较为充分的理论准备。经过1989至1999年的课程论独立研究期,,课程论研究的学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2 黄清,靳玉乐;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方法论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3 周会娟;从一元到多元:教育研究范式的反思与展望[J];成人教育;2004年04期

4 刘世民;教育功能研究的取向和视角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5 李小红;论教师的课程创生[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6 杨小微,吴黛舒;关系思维视域中的教育“图景”[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13期

7 和学新;课程:教育的文化选择──课程设计的文化学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03期

8 杨晓微;近二十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的方法论探析[J];教育研究;2000年03期

9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改革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10 彭虹斌;;从“实体”到“关系”——论我国当代课程与文化的定位[J];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殿森;论课程知识的社会建构[D];西南大学;2006年

2 罗生全;符号权力支配下的课程文化资本运作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秀文;从实体思维到关系思维[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文平,胡仲秋,彭春梅;学校体育课程“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思辨[J];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2 史阳;关于开设人文综合课程,提高当代大学生素质的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3 丛立新;知识、经验、活动与课程的本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4 许世岩;田径类课程设计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5 段健芝;;论大学体育教育理念多元结构下的课程特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2期

6 郜岭;;试析课程开发理论关注的基本问题[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卢晓东,赵琼;论职业教育的新取向及其实践意义[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胡斌武;课程社会学基础研究述评[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金玉梅;高师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1期

10 喻坚;健身教育学建设与课程研究[J];重庆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宇;;当今大学意识形态教育的缺失及其道德后果[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志军;教学理论的实践品格[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3 邬烈炎;艺术设计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4 胡东芳;课程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田野;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澳门幼儿课程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7 郑家福;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检讨[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于海波;科学课程的文化阐释与时代建构[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韩延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刘志军;发展性课程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结构优化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郑晓梅;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3 杨玉东;国家数学课程改革中教师培训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4 钟志勇;国家高中数学课程实施现状与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熊青玲;普通物理实验课程标准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6 汪义芳;未来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初步构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牧华;生态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文星跃;我国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张雯芹;贵阳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课程目标定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黄国琼;高等医学院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成华;西方古典哲学对实体的追究及其意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杜家贵;历史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付德根;英国精英文化批判[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4 楚江亭;论科学课程的社会建构观——国外科学课程研究的最新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3期

5 王长纯;文化自觉、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论纲)——比较教育和而不同发展的途径[J];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6 陈建华;;论知识/权力关系及其对教育知识价值取向之影响[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7 丁钢;价值取向:课程文化的观点[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8 蒋建华;走向政策范式的课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9 钱民辉;;当代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及理论建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10 刘生全;;论教育场域[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陈则孚;知识资本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2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3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黄忠敬;知识·权力·控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范兆雄;课程文化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丽;文化资本与企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7 陈锋;文化资本导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8 葛秋萍;知识资本的虚拟价值现实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王德如;论课程文化自觉[D];西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春田;传媒变革中的文化资本与网络背景下的文学际遇[D];厦门大学;2001年

2 吴华清;学校课程的权力与控制——英国个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刘亚斌;葛兰西文化霸权理论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毕日升;九十年代中国“文化研究”的兴起、现状及前景[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谭国雄;合法性与意识形态教育[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6 唐晓菁;白领职“场”中跳槽的资本与资本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音;知识经济时代的“文化英雄”[D];河南大学;2005年

8 袁兵;论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功能[D];武汉大学;2005年

9 景婷;阶层资本对子代高等教育获得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10 乌日娜;意识形态概念的探讨[D];黑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庆仁;;黑格尔《逻辑学》矛盾发展思想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2 张世英;《黑格尔辞典》试写条目(选登)[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6期

3 甘其勋;《结婚现场会》的主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06期

4 大江;;读书三法[J];人民教育;1984年10期

5 ;《黑格尔辞典》试写条目选载[二][J];学术月刊;1984年06期

6 张桂岳;;试论理性思维的功能[J];社会科学战线;1984年03期

7 墨非韵;关于年龄与文学创作的反思[J];社会科学;1985年11期

8 胡作玄;;对科学的反思——评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胡作玄[J];读书;1985年07期

9 吴楚;;反思的历史和对历史的反思及其它——章开沅中国近代史论文读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5期

10 任仲伦;;在反思中开拓创新——当前文学评论新拓展[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楼伟平;楼凌林;;小学生心理障碍个案分析及治疗教育的实践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盖地;;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件及其反思[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3 韩刚;;《围城》多层意蕴管窥[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兰卓;郑清贤;;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4年

5 刘自武;吴冬平;;浅谈山洪风险管理——“6.10沙兰镇山洪灾害”的反思[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6 李东风;赵永红;;达州“7.8”洪灾及反思[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7 倪婕;桑标;;防御性悲观研究述评[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吴庆麟;;顾后瞻前话未来:百年变革的教育心理学给我们提供哪些启示[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黄建华;;让合作学习因“真实”而精彩[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10 丁娜乃;;对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的反思[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作者单位:省经济信息中心 叶晓明;安徽城市化发展反思[N];安徽日报;2000年

2 杜雪巍 涂立明;罗忠福:反思民企[N];北京科技报;2000年

3 徐冰;好在历史是存在的[N];中国保险报;2000年

4 林戎 张华;企业发展须有“平台”[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5 台桂花;打开心灵之门[N];中国环境报;2000年

6 记者 庞瑞锋/文;盘点今日风险投资[N];财经时报;2000年

7 交通部部长 黄镇东;对水运安全生产工作的反思[N];中国交通报;2000年

8 俞吾金;对“创造教育”的前提性反思[N];中国教育报;2000年

9 裴泽生;假日旅游的反思[N];中国旅游报;2000年

10 陈礼t

本文编号:534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34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