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沉默的分类与引导策略
本文关键词:学生课堂沉默的分类与引导策略
更多相关文章: 学生课堂 引导策略 教师 课堂教学 教与学 直接影响 发展需要 个性发展 思维活性 不合作
【摘要】:正沉默,是课堂教学中时常遇到的现象。学生消极沉默的直接影响是带来课堂气氛的"冷场",会妨碍人的思维活性,抑制人的个性发展,降低教与学的效果,同时给教与学双方带来压抑、尴尬,容易使双方进入一种不合作状态。如教师应
【作者单位】: 江苏省铜山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学生课堂 引导策略 教师 课堂教学 教与学 直接影响 发展需要 个性发展 思维活性 不合作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沉默,是课堂教学中时常遇到的现象。学生消极沉默的直接影响是带来课堂气氛的“冷场”,会妨碍人的思维活性,抑制人的个性发展,降低教与学的效果,同时给教与学双方带来压抑、尴尬,容易使双方进入一种不合作状态。如教师应对不当,容易诱发师生之间的心理对抗,影响良好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秋平;苏联《中学化学习题和练习汇编》题选[J];化学教学;1981年03期
2 梅辕;;认真做好写作指导前的准备工作[J];小学教学研究;1982年02期
3 刘铭;;试谈用比较法教非谓语动词[J];天津教育;1983年02期
4 潘南;;他们迈开了教学改革的步伐[J];湖南教育;1983年07期
5 汤元芳,徐君平;初中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几种方法[J];江西教育;1984年12期
6 廖衍勋;我们试行了千分积分制[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4年09期
7 王明根;尤庆坤;李德林;;简单应用题的思维训练[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4年05期
8 柴立志;;课堂教学拾零二则[J];中学语文;1984年02期
9 ;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科学课;1985年03期
10 张楚骏;;改进课堂学习方法发展创造性思维[J];教育研究与实验;198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绍新;刘戍军;;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2 王伟东;;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陈乾芳;;农村重高新生学习焦虑心理探因及引导策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郑小林;;植物生理学课程考试方法改革[A];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C];2003年
5 林良章;;课堂教学中“评价语”发展性功效探微[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2003年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6 陈宏;;课外阅读的引导策略[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王宝珠;;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验情况调查[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杨召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课堂网瘾的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A];河南省学校管理与学校心理研究会第九次年会交流论文论文集[C];2004年
9 张莉萍;;“多方面入手、多角度考虑、多元化设计”——浅谈怎样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10 秦金亮;;学生课堂生活事件记忆的线索提取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民盟贵州省委员会;我省石漠化的现状及对策[N];贵州政协报;2000年
2 本报驻法国记者 顾玉清;警惕“手机公害”[N];人民日报;2001年
3 杜承平;努力保障学生权利的实现[N];中国教育报;2002年
4 刘运东;警惕:学生课堂活动莫进入误区[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5 天津市铁路分局第一幼儿园 卢琳;在科学活动中引导幼儿主动探索[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6 华北工学院外语系 段莉;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参与意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7 山东省乳山市乳山口第一小学 兰■;评价变了[N];中国教育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李建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N];中国教育报;2003年
9 祁小永;罗氏制药的危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10 陈逸;关注学生的课堂注意力[N];中国教师报;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江华;“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学教师对计算机类教学媒体的态度及引导[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雷爱华;论课堂问题行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3 谢小冰;探讨班级经营中,,对学生课堂上不良行为的矫治策略[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都留;初中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石头;以艺术的方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洁仪;英语课堂上的教师纠错行为对学生语言习得(uptake)的影响[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陈海凡;初任教师的入职引导制度:以日英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荣;金昌市初中生课堂参与行为的现状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田小红;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康淑贤;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345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34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