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视域里的教师听评课
本文关键词:专业化视域里的教师听评课
【摘要】:教师的听评课是一种对话、反思与研究的专业行为,它能够有力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然而,现实的听评课却存在着一种去专业化倾向,诸如任务式、疏离式与无思式的听评课,使听评课的专业价值丧失殆尽。专业化的听评课则需要带着问题进课堂,全面透视教学,增强反思意识,这样才能充分实现教师听评课的教育价值。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师 听评课 专业化
【基金】:浙江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基金项目“新课程改革与教育学教学”(项目编号:ZC30400816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G424
【正文快照】: 无论是学校组织,还是自觉参与,教师大多听过课、评过课。从某种意义上说,听评课既是教师互帮互学、实现专业发展的平台,也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途径,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抓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听评课担当着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行为的职能。不过,听评课要想发挥其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卫平;国外思维培育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2 李重阳;培养“自我教育”能力的思想与实践[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1期
3 傅红;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发展[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龚友德;重思与尊师[J];常熟高专学报;2001年01期
5 陈业桃;;关于语文阅读理解与主体体验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徐芳;;推进感恩教育——和谐社会的德育改革[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左小文;试论苏霍姆林斯基研究性学习法[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曹少华;试论化学教学中的“自我对话”教育[J];化学教育;2005年07期
9 何齐宗;和谐人格及其建构的教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10 谢雨萍;关于旅游管理专业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晓利;教育研究重心的转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侯晶晶;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鲁定元;文学教育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齐亚敏;新时期小说中的未成年人世界[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刘徽;教学机智:成就智慧型课堂的即兴品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李渺;教师的理性追求[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钟志华;理解性数学教学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祖明;素质教育的视角:校内考试改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建平;教育价值观的历史变迁及其新走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马莉丽;探究式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倪鸿燕;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探讨[D];扬州大学;2004年
5 马斯琴;蒙古族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之管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6 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样态[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黎华;职业学校合并后文化的融合与再造[D];天津大学;2003年
8 杨红英;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阻抗的文化检视[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冯智强;高中生英语学习风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默;提高语文教师人文素养的思考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润洲;;专业化视域里的教师听评课[J];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08期
2 赵志军;;找准校长方向感[J];教育;2010年06期
3 宋林飞;;校长听评课的一种站位与行动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12期
4 楼德铨;;校长听评课有“四度”指针[J];教育;2010年06期
5 毕景涛;;校长听评课的四个关注[J];中国教育学刊;2010年06期
6 严明强;听评课中的误区及其对策[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5年10期
7 周然;;新型听评课范式:组建听评课合作体——读《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4期有感[J];当代教育科学;2008年16期
8 高晓红;;在听评课中反思 在反思中成长[J];宁夏教育;2010年12期
9 宋林飞;;校长听评课的一种站位与行动方式[J];中小学管理;2008年03期
10 于纯;;教师听评课的思与行[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2 寇焕杰;;校园和谐与教师发展之我见[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3 刘霞;;变革评价设计,促进师生发展——例说“关注过程评价”的地理试题创新设计[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张丽英;;构建教师发展的职业学校管理机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5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十九中学课题组;;〈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结题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黑龙江卷)[C];2010年
6 周美灵;;论基础教育创新与教师发展[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7 王玉辉;;实施多元评价 促进教师发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8 山西省浑源中学课题组;;人本·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的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9 ;在教师发展学校中的教师发展[A];河北省教育厅2009年继续教育工作会议暨河北省教师教育学会2009年年会交流材料汇编[C];2009年
10 李彬;;创建适合教师发展的教师评价制度[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无锡市第一中学 胡平;用管理文化助教师发展[N];无锡日报;2009年
2 周建国;听评课:“细事”别做成了“粗活”[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九江市十二中 周伟生;市十二中制定科学举措 促进教师发展[N];九江日报;2010年
4 记者 周波;我市设立100所教师发展基地学校[N];成都日报;2010年
5 记者 江芸涵;成都设立100所教师发展基地学校[N];四川日报;2010年
6 古林松 中山市委党校进修学院;教师发展应融入学校整体规划[N];中山日报;2011年
7 邢道乾 江苏省洪泽中学校长;以评价为核心 重构教师发展生态[N];江苏教育报;2010年
8 大连市第四十八中学校长 胡ei敏;校长听评课的艺术[N];大连日报;2008年
9 记者 柳萍;打造教师发展共同体[N];三峡日报;2009年
10 通讯员 李红梅;伍家岗与新加坡 共同探讨教师发展[N];三峡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于维涛;县域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鲍同梅;教师自主:一种审视教师发展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黄瑾;农民城的教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李青霞;高职教师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9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美凤;广义技术视野下的教师发展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良庭;专业化背景下的教师自我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2 肖平;美国教师联盟之探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可峰;教学行动研究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马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若干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孙琨懿;西南地区中小学教师发展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6 金锦仙;外语教师合作发展理论及其模式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7 吴文姝;地市教师培训机构功能的有效发挥[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刘东洋;机辅语言教学教师发展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刘文华;师德教育与教师发展——我国教师发展的不均衡性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喜凤;论课堂教学中的真实智力活动[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40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40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