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中国教学论:问题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发展中的中国教学论:问题与思考
【摘要】:教学论研究三十年所取得的成绩与问题是并存的。教学论研究的多元取向并不意味着"怎么都行",教学论研究者必须明确教学论研究的价值取向,确立以经验为基础的教学论研究的思维方式。教学论学科的过度分化对人们的教学思想造成了妨碍,使人们难以对教学世界获得整体上的概念。教学论研究方法的多样,不应该造成重复,而应当互相补充,形成综合研究的系统,达到对教学世界的整体性的把握。教学论研究的质量与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学论研究者的素质。教学论不仅仅是一种审思明辨的理性,而且是一种体会真切的情感;不仅仅是一系列概念的运动和发展,而且蕴涵着极其深刻的生活体验。教学论研究者应当把自身的教学论研究真正视为一种自我德性养成的过程。这样,教学论研究就不仅仅是文本和思想的表达,而且是一种深刻的自我批判、自我改善、自我改造的伦理行为。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教学论 研究 发展 问题 思考
【分类号】:G420
【正文快照】: 我国教学论历经三十年的发展取得了很多成绩,许多人已对此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但是,如果人们陶醉于取得的成绩而看不到问题的存在,就很容易迷失在重雾之中,放弃了应尽的可能的努力,,难以推动教学论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成绩往往与问题是并存的,而且这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力永;马克思与海德格尔批判形而上学的根本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2 张鸣年;“文化”与“文明”内涵索解与界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何根海;大禹治水与龙蛇神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刘鹏;当代工人阶级先进性问题探讨——论工人阶级的新变化和马克思工人阶级先进性理论的生命力[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5 孙显元;“以人为本”的社会结构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赵妙法;Metaethics(后伦理学)与Metaphysics(后物理学)——粗议中西哲学之异同及中国有无哲学的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李家成;学校教育是一个利益场——“利益”视角下的学校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8 唐建生;关于可持续发展观的伦理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张传开;必然与自由范畴在近代西方哲学中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10 魏名国;试论真理的模糊性和精确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鑫;论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在中国的实践[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2 陈斌;私营经济发展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兰天山;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曾祥正;信息网络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6 王强;市场导向下的中国农业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7 钟庆才;人力资本产权与实现机制分析[D];暨南大学;2002年
8 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2000年
9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刘家新;政府储蓄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黄薇;“债转股”的进退机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刘德霞;清末新政工商改革述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肖江;生态科学观及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建[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6 冷小青;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环境道德建设[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7 刘卫军;证券市场风险的法律控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许学征;翻译是文化交流的媒介[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霖;村民自治与中国民主化进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袁野;城市、城市化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亢晓梅;;社会转型期教师行为的国际比较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1年04期
2 邓小华;田斌;;基于设计的研究:国内研究述评[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周玉霞;李芳乐;;问题解决的研究范式及影响因素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4 王祥熙;;“一线式”教育研究新范式的崛起[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黄济;王晓燕;;历史经验与教学改革——兼评凯洛夫《教育学》的教学论[J];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6 涂诗万;扈中平;;超越知识与活动的二元对立——杜威教学思想再认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7期
7 高晓清;;一部充满“为人”情怀的课程研究力作[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8 张人利;;后“茶馆式”教学(八)——若干理性思考[J];现代教学;2011年06期
9 徐冰鸥;;哲学分析·实践反思·历史考察——“全国课程与教学哲学学术论坛”综述[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1年04期
10 李鹏;;浅谈教学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性[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明喜;;论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一种基于教育形态范式的教育史学阐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解素敏;;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在教育游戏研究中的应用[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3 黄学溥;;对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几点认识[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李爱萍;王晓宇;;西方教育史研究范式与历史学研究范式关系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5 李向阳;;陶行知论教学与现行教学论[A];太原市陶行知研究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88年
6 高天明;;试析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刘传德;;夸美纽斯及其《母育学校》[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周采;;夸美纽斯论学前儿童智慧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陆志远;;夸美纽斯适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历史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10 程方平;;研究夸美纽斯 促进中国教育理论的发展[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华程 桓公;教学论研究应直面现实[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北京师范大学 邹安川;夸美纽斯:孤独的拓荒者[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蒋建华;中国教育研究需要中国气派[N];中国教育报;2004年
4 李松林;课程与教学——多维度助力推进新课程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姚梅林;布鲁纳搅起美国教育改革浪涛[N];中国教育报;2008年
6 ;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影响了中国几代教育者[N];中国教育报;2006年
7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阎兵;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的新路径[N];光明日报;2008年
8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课题组;2003年:教育研究的新进展[N];中国教育报;2004年
9 张圣华;为教师读专业素养图书找门道[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曾令格;在文化整合中走向课程理解[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燕玲;比较教育实证分析范式的变迁及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2 杨素萍;比较教育的范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3 杜惠洁;德国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何善亮;有效教学批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王凯;教学作为德性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洪明;复杂性视角下的教育决策机制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7 张永;西方教育学知识形态演进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9 谌安荣;阐释与反思:《学记》教学哲学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大伟;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国和苏联的命运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夏青;我国教育研究范式的人文主义取向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彩梅;教学对真善美的追求[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正青;比较教育依附论研究范式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4 吴军生;传统教学论的伦理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郭德红;论教学论学派[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6 丁红娟;创造教育与创造性教学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单敏;关于教育管理学研究方法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云华;“科学三分”视野下教育学学科归属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寇琼洁;教育实验发展的方法论反思[D];河南大学;2007年
10 常亚慧;教学认识方式考察[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5443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44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