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7-07-15 14:17

  本文关键词:教育人类学的“成长”隐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教育人类学 教师研究 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观 专业发展 隐喻 教师教育 非理性 教师成长 个体发展


【摘要】:教育人类学自诞生以来,就一直以人类学的概念、原理与方法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人类学的个体成长隐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教育人类学的"震撼"隐喻,喻指个体成长中的震撼经历。对教师而言,"境遇性"就是重要的震撼经历。教育人类学的"沉醉"隐喻,指的是人在活动中的投入状态。对教师而言,"沉醉"意味着教师的非理性投入精神。教育人类学的"民族"隐喻,指的是不同地域的人深受文化的影响。为此,要突出教师发展的"文化性"。教育人类学"自由"隐喻认为个体发展是自主的。因此,它突出教师发展的内在超越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关键词】教育人类学 教师研究 专业成长 教师发展观 专业发展 隐喻 教师教育 非理性 教师成长 个体发展
【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4JYS006)课题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教师发展与教师教育业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前沿课题。教师发展不仅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的关键,而且更是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当前,我们必须着手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究竟表现出哪些重要、典型的特征?对此,不同的学术立场有不同的见解,这些观点会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黔敏;建设中国特色的教育学:挑战与应答[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21期

2 冯跃;中国“教育人类学”与“民族教育学”学科发展之比较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礼文;西方学者视野中科学与宗教的关系[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芮必峰;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李永东;现代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熊振均;他人,就是地狱——萨特的自由观浅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彭启福;宗教、迷信和科学的早期发展管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6 陈玉玺;知识创新及其认识活动的特点[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潘啸龙;《离骚》“结构”研究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8 陈素霞;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9 胡文木;论法治与人性——兼论“人性恶”理论之得失[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10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永平;;教学与更新教育观念的必要性[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张开城;;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和海洋文化[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3 韦世林;;空符号(blank-sign)与空集合的关系初探[A];云南省思维科学学会、云南省逻辑学会2007年联合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4 张思齐;;论辛弃疾的接受美学思想[A];2003中国上饶辛弃疾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肖建华;;“读图时代”的话语方式[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希希;论有效的课堂交往[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毕世响;乡村生活的道德文化智慧[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6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周迈;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中的存在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蔡睿;技能主导类非测量性项群竞技表现及其条件极值[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10 刘新民;中小学体育教学中交往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静;一位初中语文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宋晓丽;存在主义影响下的个性化写作[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华凯;尼采“超人哲学”与福柯“人之死”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冯立明;自组织理论对创造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杨素萍;论课堂交往[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粟高燕;中学英语课堂美论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8 姚巧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程红艳;生命与教育——呼唤教育的生命意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世讴;管理文化的反思与前瞻[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鲁洁;应对全球化:提升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实;自力更生制教具[J];江苏教育;1980年03期

2 张鹤光;;改变领导作风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J];云南教育(基础教育版);1980年03期

3 ;努力培训师资 提高教师水平[J];天津教育;1980年10期

4 刘景瑞;数学教学语言浅说[J];数学通报;1981年09期

5 杨远震;;全国财政中专会计学教师研究班在杭州举办[J];财会月刊;1982年Z2期

6 ;简讯[J];中学数学教学;1983年02期

7 ;有关“圆”的一组试题[J];江苏教育;1985年03期

8 B.库利科夫 ,何萍;哲学-教育人类学:问题和趋势[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8期

9 陈国强;论人类学研究的应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10 朱纪华;焦志祥;;试谈中师体育教学的“师范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明芝;;统计学案例教学的若干问题[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卢谢峰;申继亮;;教师职务绩效评定量表的应用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丹虹;;制图课程的多媒体教学[A];第十五届全国图学教育研讨会暨第七届工程制图CAI课件演示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南省灵宝市焦村镇纪家庄小学 纪剑学 李国哲;提高村小教学质量的捷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唐晓杰 本报记者 李曜明;对中小学校长的新要求[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教育的关键在于“授之以渔”[N];中国成人教育信息报;2001年

4 方倩琳;校史教育与大学精神[N];光明日报;2001年

5 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 张诗亚;关于“教师是谁”的追问[N];中国教育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苏婷;小学教师如何走上研究之路[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冯晓霞;研究性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宋晓梦;美国院士萨文迪在清华[N];光明日报;2002年

9 育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关键[N];人民日报;2002年

10 张诗亚;关于“教师是谁?”之追问的意蕴[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李姗泽;生育文化的田野调查与教育内涵分析[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岳欣云;教师研究的反思与再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黄爱峰;体育教师教育专业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小波;论教师的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陈雨亭;教师研究中的自传研究方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新立;教育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儿童民间游戏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10 钟志勇;蒙古族传统体育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纟丽);英语教学行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闵钟;论教师成为研究者[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周红;试析幼儿园新教师的角色适应[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辉;幼儿教师儿童观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二伟;论反思性教师及其能力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张宁娟;教师自我成长的理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3年

7 王志红;论教师成长中的情感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8 赵爱民;中小学研究型教师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吕会清;语文教学与学生“文化——人格”的生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桑国元;边远贫困山区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44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44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a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