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教师素养论文 >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7 01:13

  本文关键词: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西北地区 农村中学生 心理素质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心理学界的普遍关注。在本文的研究中,通过对我国心理学家关于心理素质的观点及现代素质含义的思考和探讨,对心理素质定义为,即心理素质是指一个人在先天和后天因素影响下,所形成的基本的、内在的、核心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包括心理能力(认知因素)、心理动力(人格因素)和心理健康三个因素。 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要素,正确理解心理素质的性质、分类与结构,对于全面准确掌握素质教育的内涵极为重要。未来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只有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实现自我的潜能与价值。对中学生进行系统的心理素质教育,使其在生理和心理等方面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虽然我国在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侧重于城市的中小学生,而对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却不够深入。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西北地区,素质教育更是薄弱环节。因此,探索农村中学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积极而有效的模式和途径,是当前我国心理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通过探讨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在该地区农村更好的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由于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接受的大多是应试教育,教师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他们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可能不会很高。同时,女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不同于男生,因此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中学生心理素质应该会有差异。另外,各省份之间教育实力及文化背景的差异,也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基于以上这些方面,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症状自评量表和瑞文推理测验,通过问卷调查法选取陕西、宁夏、甘肃、青海、新疆五省(区)的部分农村中学的中学生共1090人,其中男生558人,女生532人,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1.心理素质包含智力、人格、心理健康三个因素。本研究发现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良好,,仅在人格因素上与全国常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西北地区 农村中学生 心理素质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B844.2
【目录】:
  • 引言10-11
  • 一、研究综述11-26
  • (一) 心理素质的概念11-17
  • (二) 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概况17-20
  • (三) 心理素质的评估20-23
  • (四) 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23-24
  • (五) 心理素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24-26
  • 二、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6-27
  • (一) 问题提出26
  • (二) 研究假设26-27
  • 三、研究方法27-29
  • (一) 研究对象27
  • (二) 研究工具27-29
  • (三) 研究程序29
  • 四、研究结果29-45
  • (一)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描述性统计29-31
  • (二)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状况31-34
  • (三) 不同省份、性别、年龄段中学生心理素质各因素的特点34-39
  • (四)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结果39-40
  • (五) 心理素质各因素发展特点的比较40-45
  • 五、讨论分析45-58
  • (一)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状况分析45-47
  • (二) 不同省份、性别、年龄段中学生心理素质各因素的状况分析47-50
  • (三)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各因素的相关分析50-51
  • (四) 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各因素发展特点的分析51-53
  • (五) 影响西北地区农村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各种因素分析53-54
  • (六) 个案分析54-58
  • 六、结论与建议58-61
  • (一) 结论58
  • (二) 建议58-61
  • 总结61-62
  • 参考文献62-68
  • 致谢68-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9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琳;倾听农村中学生对家长参与的心声—人种志的研究方法[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明翔;农村留守中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513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sxd/5513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4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